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雄风起南国 英歌舞潮阳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马东涛 时间:2013-12-16 Tag: 点击: 2

            
马东涛

    潮阳英歌舞源于古傩舞,自明万历年间传入潮阳,是潮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起来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舞蹈艺术,它在传承中不断繁荣发展,成为我国民间舞蹈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明朝《潮阳县志》有关祭孔的记载中,曾提及英歌舞的雏形;《中华全国风俗志》也有这样的记述:“潮州人于新岁中,有足令人解颐者,即斯地所谓唱莺歌是也,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英雄,半执木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冬冬,殊可哂也。”
明末清初吴颖在《潮州风俗考》中也写到:“春秋时数十农辈,播种田中,命一人捶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又说,潮州人“樗蒲歌舞,傅粉嬉游,于今渐甚。”
    潮阳位于潮汕平原南端,直接面海,潮汐起落的自然环境,亦渔亦农的生产方式,使这里的民众更多地具备了倔强、骠悍、勇于斗争的刚毅气质,更多地具备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潮阳英歌舞就是凭着这鲜明的岭海特色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在潮阳这片大地上扎根繁衍,代代相传。
    潮阳英歌舞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属于民族民间艺术的范畴,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在封建社会,民间艺术被视为“下里巴人”,官志鲜有记载。根据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历代民间舞蹈艺人口耳辈传,从英歌的脸谱,领舞者手中使用的道具“蛇”,表演时发出的叫声,传统英歌后棚中的“伯公”、“伯母”以及英歌舞驱鬼逐邪的原始功能来看,英歌舞是中国古代傩文化遗存的沿革、变化;从英歌舞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队形构图、主要动作和道具使用等方面来看,英歌舞又具有北方大鼓子秧歌、花鼓等特征。因此,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可以概括为:源于古傩舞,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在当地逐步演化而成。
    历代志士豪杰在潮阳大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孕育了潮阳人民崇尚正义、敬仰英雄的特殊性格,同时又滋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诸如棉城祭祀双忠公、谷饶祭祀宋大元帅,各种时年八节或游神赛会社日,这些民俗活动总离不开粗犷雄壮的英歌舞。不论在繁华街道,还是在地里田间,人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风采。由此可见,民俗活动是培植潮阳英歌舞发展的土壤。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武术、舞蹈于一炉,姿态优美,活跃流畅,画面多样,套路多变。槌棒耍弄技艺精巧,流转变化套路熟练,具有阳刚之美、稳健之美和粗犷之美;普及面广,充分显示出英歌舞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广泛性。
    据传英歌舞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英歌队员从脸谱到衣饰,都按梁山好汉的特征进行化妆,许多梁山好汉的形象都能够在英歌舞人物造型中找到,“及时雨宋江”擂鼓督战、“黑旋风李逵”霹雳雄风、“花和尚鲁智深”力拔山兮、“豹子头林冲”金枪挑云、“鼓上蚤时迁”舞蛇穿阵,还有男性扮演的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等。众好汉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种威武雄壮的装束,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勇气魄,迎合了人民大众驱邪纳福、祛垢迎祥的心理愿望,故而广受欢迎。
    潮阳传统英歌队伍结构可分为“前棚”、“主队”、“后棚”。“前棚”位于队伍最前方,是英歌舞表演的前戏,以“车鼓舞”的形式出现,俗称“锣车舞”;“主队”位于队伍中间,是英歌舞表演的核心,由手执双槌或部分执手鼓的舞者,以及锣鼓、号角组成的舞蹈队伍;“后棚”位于队伍后方,是英歌舞的后戏,由化妆成戏剧折子戏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有的后棚只有带着面具的“伯公”、“伯母”或武术表演。
    潮阳英歌舞在广泛的流传中不断有所发展。潮阳几乎每个镇(街道)都有自己的英歌舞队,有的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英歌舞队。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成人男子英歌舞队外,还有女子英歌舞队、少年英歌舞队。据2009年“非遗”普查显示,潮阳现有英歌舞队50多支。这些队伍风格各异,各队的表演动作、队列、阵图、脸谱既有相同又有差别。按其节奏的板式划分,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槌1.6尺至1.8尺,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运槌特点是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慢板英歌中还有“醉槌”的打法,舞时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是潮阳英歌最早的流派类别。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所用舞槌1.4尺左右,基本舞法有五下槌、七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八下槌、十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有停顿或拉长,后者则连续鼓点。其特点是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见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通过队伍阵势的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舞槌1.2尺左右,运槌灵便,气势波澜壮阔。快板英歌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种类型。
    对打套式是运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等表演程式,溶进南拳的单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舞蹈动作显得勇猛威风。
    南山文派英歌的特点是参舞的前部分队员两手执舞棒,后部分队员则一手执小鼓、一手执小槌,槌鼓共鸣,热烈活泼。在舞蹈的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
    南山武派英歌的特点在阵图的多变,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场面雄奇壮观。
    潮阳英歌舞虽有慢、中、快三大板式,但不管是慢板的沉稳蓄势,中板的舒展优美,快板的威武欢跃,还是女英歌的矫健柔美,其共同的一点,都是表现了潮阳人一种置苦难于度外的洒脱、悠然、叱咤风云的精神风貌,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威武不屈、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一句话:潮阳英歌舞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
    改革开放以来,潮阳英歌舞晋京、入蜀、上省、赴港澳展演,大振雄威,名扬海内外。难怪乎专家们赞扬潮阳英歌舞具有“南国雄风”,是“中国民族舞蹈之根”,是“真正男子汉的舞蹈”,并认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难以找到另一种舞蹈语言像潮阳英歌舞这样充满阳刚豪迈、粗犷激奋的言说”。
    1997年11月潮阳成功地举办了“1997英歌艺术节”。在这次英歌艺术节上,来自各镇(街道)14支各具风格的英歌舞队,使出浑身解数,尽展英姿,倾倒了前来观赏的海内外嘉宾和专家学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2007年4月,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以“原生态”的形式,赴京参加“全国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与全国“舞林高手”同台竞技,夺得“优秀表演奖”和观众网上投票“人气指数第一名”殊荣。2010年,又参加“山洽会”表演,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的高度赞赏。
    2009年11月,潮阳铜盂老溪西英歌队应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邀请,分别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演艺厅和广东省美术馆前,为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112个社团的3500多名潮籍乡亲,进行了两场精彩的表演。年会主席蔡东士、执行主席许德立等领导及海内外嘉宾共同观看演出。英歌队员们在舞蛇人“时迁”的引领下,挟带着乡野粗犷豪迈之风,呼啸而出,时而猛虎奔腾,时而蛟龙跃起……博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近几年的春节期间,潮阳区宣传文化部门多次组织声势浩大的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恢宏的场面、磅薄的气势、如海的人潮和人们乐此不疲的精神风貌,汇集成了一幅无比壮观、充满动感的美丽画卷,让人由衷地感受到潮阳人民对本土文化特别是英歌舞的无比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