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朝花夕拾>

关于“乡贤”概念内涵的见解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张彦建 时间:2009-07-27 Tag: 点击: 2
张彦建
  7月5日,本人在一家地方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清代潮阳乡贤张日新》的文章,7月12日,该报便刊登了一则读者来电,电称:标题“乡贤”一词用得不当,“乡贤”必须登入县志以上的“乡贤祠”,才能认可。张日新非科举出身,显然无资格进入“乡贤祠”,因而不能称之为“乡贤”。
  笔者认为,古今社会世俗对“乡贤”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乡贤”是指品德端庄、道德规范、历来为人民群众所称颂和敬仰的乡邦典范人物。“来电”说:“乡贤”必须登入县志以上的“乡贤祠”,才能认可。其所说“乡贤祠”中的“乡贤”,乃指明清时期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逝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春秋致祭之人。此乃狭义之“乡贤”。照其说,当今社会再无“乡贤”可言了?
  明代名儒林大春编修潮阳县志《乡贤列传》序言中:“……故予於斯志也,亦惟稽诸往牒,参之舆论,不诡於正者,详之。疑者缺之,即崇祀与否勿问!”
  潮阳县志《重修乡贤祠记》:“……潮阳为粤东望邑……掇巍科,跻显秩,功业著于时,声施传于后。……邑人士共称其贤者乎。及考诸志乘,迄今得列位于祠者仅39人,盖崇祀若斯其难也。而此39人者,或仕于朝,或潜于野,非皆有高爵厚禄,赫然夸耀于乡里,且其后或不尽振,非有大权重势,足以震慑人心……”
  《史通·杂述》:“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又《野获编·果报·戮子》:“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物论佥谓无忝此典。”再《胆剑篇》第三幕:“方才那个老人,正是此地的乡贤。他深通六艺,是个有学问的庶民。”“凡本地德行著闻之绅士,称谓乡贤”……。由此可见,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均可称“乡贤”。
  清诰授中宪大夫外务部主事、民国初期任汕头检察厅长、潮阳县文献员会会长郭经撰《清诰封奉直大夫铭诚(作者注:铭诚为张日新佛号)先生像赞》:“繄维铭翁,道高德崇;魁梧其体,豁达其胸;牙筹善握,心计犹工;家资稍裕,闻望日隆;广置簉室,培成桂丛;或入艺苑,得游沣宫;情深桑梓,义重岱嵩;不朽事业,维德与功。”
  电称“张日新非科举出身,显然无资格进入‘乡贤祠’,因而不能称之为‘乡贤’。”这分明与《潮阳县志》相悖,县志说“即崇祀与否勿问!”,还说“或仕于朝,或潜于野,非皆有高爵厚禄”,可见乡贤不一定要入乡贤祠崇祀,也不一定是“科举出身”。
  此外,郭经先生用“情深桑梓,义重岱嵩;不朽事业,维德与功。”把“魁梧其体,豁达其胸”的张日新之道高德崇“乡贤”形象彰显出来,便是最好的写照。
  张日新乃清诰封奉直大夫,乡人称太公。是那个时代地方上凤毛麟角人物,称其为乡贤,名符其实,不是“不当”,而是当之无愧!
  因此,拙文《清代潮阳乡贤张日新》,其所指“乡贤”,乃属社会广泛共识之广义的“乡贤”。我的见解然否?祈请方家指教!
  顺便说句题外话,本人撰写《清代潮阳乡贤张日新》,褒扬他兴学育才,好善乐施之风范。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同时聊作抛砖引玉,感召当今社会贤达之士,回馈社会、家乡,促进和谐,共建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