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二月初一,笔者受邀前往贵屿南阳,参拜了三山国王、珍珠娘娘、玄天上帝三庙。这三座庙坐落于南阳联堤鲤鱼地,据当地老文化人郭克勤先生介绍,珍珠娘娘庙为鲤鱼头,三山国王庙是鲤鱼肚,玄天上帝庙为鲤鱼尾,整体呈鲤跃龙门之势,饱含着南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感于此,笔者口占小诗:
护国三山灵智显,珍珠婴幼爱心栽。
玄天威武驱邪恶,鲤跃南阳紫气来。
南阳乡民是郭子仪的后裔
南阳乡位于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始建于宋代嘉定十年(1217),由广西提刑按察使、宋朝正义大夫郭浩的四子郭提岭开创。郭提岭出身名门,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南阳乡地处潮阳西南角,与普宁接壤,素有“十八乡”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分为联堤、东洋、山力、山前、山联、坑仔、新乡、西美、浮山、下陇、石峡等 11 个行政村落,均属贵屿镇管辖。文中提及的三座庙虽位于联堤村,但一直由整个南阳乡民共同管理,如今还成立了南阳古庙理事会统一负责。
从对三座庙的考察及当地老人讲述可知,三座庙在宋末元初初具雏形。尽管珍珠娘娘庙香炉刻有“光绪念捌年葭月”字样,玄天上帝庙香炉刻有“乾隆丁未岁次桐月吉日立”字样,三山国王庙香炉字样已磨损难辨,但这些香炉应是不同时代后加的。老人们还称,南阳古庙(即三山国王庙)的创立与文天祥抗元至潮阳有关。
南阳三山国王庙与文天祥抗元至潮阳有关
此次考察聚焦当地三山国王信仰,故以三山国王庙展开记述。三山国王发源于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独山、明山、巾山三位山神在隋文帝时期就已成为潮汕先民的精神信仰,后随移民传播,成为粤东、东南亚、香港及台湾民间信仰之一,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唐朝时,当地人对三山神极为尊崇,每年定期祭祀祈愿。相传韩愈刺潮时,遇淫雨不断,他写《祭界石文》派人到河婆霖田祖庙祭拜,三天后雨过天晴,韩愈遂尊三山为神。宋太祖开基时,刘鋹拒命,王师南讨,潮守侍监王某向三山神诉求,后雷电挟风助王师,南海平定。宋太宗征太原时,城下见金甲神三人冲锋,凯旋后又见三金甲神在城上,于是诏封明山神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神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神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 “明贶”。
《潮州府志》记载,宋代末年,恭帝被掳,文天祥立端帝于福州,元兵压境,张世杰奉帝南奔潮州,在揭阳境内被围。危急时刻,天气骤变,风雷昼晦,三位将军率三支兵马从三面山中杀出,驱退元兵,解围后兵马迅速消失,后封三山为三山国王。
《潮阳县志》记载,祥兴元年(1278),赵昺即位,加文天祥为少保、封信国公。文天祥上表铲除潮州叛将陈懿、刘兴,并于同年十一月抵达潮阳。当时,降元叛将陈懿、刘兴勾结张弘范追赶文天祥部队。文天祥在海门西征路上经蚝坪(今和平镇)时得百姓相助,在小北山与叛军激战,擒斩刘兴。老辈人传说,刘兴逃跑时,宋军追赶途中,山路中突然出现三位将军,刘兴吓得落马被擒,刘兴被擒后三位将军消失,原来是三山国王显灵助擒叛将。
文天祥为国捐躯后,参与擒拿刘兴的一位将士逃到南阳,以祭拜三山国王之名暗中纪念文天祥。后来三山国王多次显灵为乡民解难,乡民遂建庙纪念,这便是南阳三山国王庙的由来,庙中折射出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南阳三山国王有抗日的神奇传说
老百姓对三山国王的信仰和传说,体现了对忠义烈士的推崇和对英雄豪杰的感佩,尤其是日寇侵华时期在南阳乡的传说更是神奇。
据郭克勤先生讲述,1944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流窜至谷饶、铜盂、贵屿等地,窜至南阳时烧杀抢掠,激起南阳人民反抗。当时由南阳上、下乡公所发起,联合士绅成立南阳抗日护乡委员会,募集青壮年40人,加上乡公所兵共70多人,于11月4日成立南阳抗日护乡队,推举黄埔军校第18期毕业生郭秀琳为大队长,后队员增至110人,自筹资金置办武器,抗击日寇、维护治安、保卫人民生命财产。
在与日寇战斗中,三山国王显灵,乩童出灵符安镇南阳四大门头,因庙祝疏忽安错一个门头灵符,日军恰好从该门头进入南阳。在南阳抗日护乡队与西胪自治军联合抗日时,三山国王降乩赐锦囊,要求危难时打开。1945年3月10日上午,两股日军从普宁南门河到贵屿骚扰南阳,护乡队与自治军埋伏于姑爷山。护乡队副官培芝先生打开锦囊,见“舍南走北”四字,护乡队和西胪军按乩示成功往三尖峰撤退,并将日军引至流涎狮小山,重创日军,打死数名日军和一名伍长,大振士气。
日寇不甘心失败,纠集潮、普、揭三股兵力再次进犯南阳。3月17日凌晨,日寇抄小路至浮山村后面企图包剿,三山国王显圣带领天兵天将迎战,日军败退。两天后,日本军官经过南阳古庙,认出三王爷神像为带兵出战之人,砍下其头扔于西畔池内。后来乡民发现池中常现金鲤鱼,下池捉拿才发现是三山国王的老爷头,后经老大请回安于庙内金身。
在三山国王显圣帮助下,南阳抗日护乡队英勇抗战,历经大小战斗几十次,17名队长为国捐躯,69名无辜群众遭日军杀害,诸多房屋被拆毁烧毁,财产损失惨重,但西畔祠堂内县政府田赋谷仓640石稻谷得以完好保护,为县政府部队人员复员后的给养解决了大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潮阳县长陶发奋颁发“卫国光宗”匾额,褒扬南阳人民抗日卫国的忠义事迹,此木匾现高悬于南阳“郭氏家庙”前厅顶端,成为历史见证。
三山国王文化有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三山国王在潮汕人心中地位极高,庙宇遍布潮汕各地,粤东有数百座三山国王庙,许多小村庄都有,其他庙宇也常供奉三山国王。每年春季,各地举行三山国王游神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部分村寨游神时伴有潮剧、舞狮、舞英歌等活动,场面热闹。
明清以来,随着粤东移民迁徙,三山国王的香火传至邻近省市,后漂洋过海到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在台湾,独山惠威宏应丰国王神诞日是农历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肃宁国王是农历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报国王是农历3月24日。有专家认为,三山国王庙是移民从家乡带来的信仰,反映了移民团结求生存、求发展的意志,建庙奉祀、举行游神赛会是利用其作为团结的象征。
在贵屿南阳,民众视三山国王为“地头爷”,新生儿女或亲人病故都进庙禀报,如同登记或注销户口。贵屿南阳的三山国王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激活地方旅游业也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