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刻刀游走 优雅隽逸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曾广锡 时间:2013-04-14 Tag: 点击: 2

 
——蛋刻艺术作品欣赏
曾广锡
    提起潮阳海门籍“葫芦秀才”郑志开的名字,许多人从电视、报纸上知道他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从事葫芦刻的青年民间艺术家,其作品已经先后多次在全国、省展评中获得金银奖,在国内同行中是颇有名气的。然而,大家可能只知他的拿手技艺是刻葫芦,并不知其还是一位微刻艺术的多面手,榄刻、核桃刻、蛋刻等无所不能,件件精妙。近闻他应朋友之邀专门为之蛋刻佛教“心经”作品,即偕友登门拜访,耳闻为虚,眼见为实,众人不由叹赞果然名不虚传!

    蛋刻与彩蛋,虽都是以蛋壳为载体,工艺流程也大体上相同,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前者是以刀代笔在蛋壳上勾划刮削,后者是用毛笔书绘,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今文中所说的是蛋刻,其所用的材质可以是鸡蛋、鸭蛋、鹅蛋、鸵鸟蛋,也可以是小到鸽子蛋、鹌鹑蛋,而且作品一般都是不染上任何颜料,完全依靠蛋壳的本色来体现,赋予其独特、清新的艺术语言。眼前这件《心经》作品是一个褐色鸡蛋,完全是一种天然之美,作者利用它特有的形态和丽质进行创作,缜密思考,精心安排,意在刀先,采用“通景式”布局,用阴雕技法在上下两端刻划出祥云纹、回纹,寓意富贵吉祥;在中间主体刻下了200多个行书字,一只佛手执法器的图案,四面可观,宛如一横幅书画卷,极具观赏价值。这是用一个完整鸡蛋进行雕刻的,首先选形态好和蛋壳相对厚一点的,接着是画出佛手及法器的图案,而《心经》文字的排列、行距就全凭“胸有成竹”了。再者就是进刀时如何用力得当,因为用力太轻无法显现白色刻线,用力过大就会破碎,雕刻中右手握刀是进刀的主体,但右手始终处于悬空状态,腕部没有任何依托或支撑,那么进刀用力的大小,进刀的准确性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对于曲线多,线条长的更是难以掌握,这得全凭多年在苦练中摸索出来的功夫了。鸡蛋雕刻不同于其它艺术创作,只要刻刀在蛋壳上刻下一刀,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既使刻错了也没有挽回的可能,无法修改,可谓刀刀皆险,用行内话称之“如履薄冰”。故此要求下刀准确,在蛋壳上游走,一气呵成,连打个喷嚏也得马上放下刻刀,如稍不留意,前功尽弃。最后在蛋的下端钻一洞眼,用注射器顺着洞眼往蛋里注入空气,使蛋清、蛋黄流出来,反复多次直到出净为止。并用同样方法注入清水,清洗蛋壳内部至干净,配上木制底座,这件奇、巧、美的艺术作品就完成了。

    蛋壳镂通雕又是郑志开的另一技艺特长,不是采用稀酸液腐蚀的方法,而是用刀在蛋壳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这个《连年有余》作品是一皮色呈白的鸭蛋,在取出蛋清、蛋黄和清洗之后,经认真构思和绘稿,用尖而小的刀先破小孔,然后用手执刀刻,并配合使用电动工具进行钻磨,其雕刻的难度比阴刻更大,稍有不慎,蛋壳的线条就会断裂。瞧!这个蛋壳分为六层纹样,寓意吉祥,上端是蜘蛛网,第二、三层分别是斜纹和“丰”字样,紧接着是18个金钱纹组成一圈,主体是8尾鱼相互连接成一体,下端是盛开的莲花纹,画面上的斜、直、弯、横等线条大小一致,流畅自然。此外还用蛋壳作为底座,并在里面装上红色灯泡,从而使整个蛋壳在红色灯光映衬下显得玲珑剔透,优雅盎然,可见其艺术匠心之精妙。这些年来,郑志开虽然主要从事葫芦刻的创作,也当起了师傅,开始带徒传艺,但仍一直默默地坚持这门技艺,不言放弃,拿着刻刀在蛋壳上“跳舞”,时有佳作问世,为艺苑增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