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东信人与笛套音乐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潘经义 时间:2014-02-06 Tag: 点击: 2

华灯初上,潮阳城区一片明亮,远处明华花霓彩闪烁,当我们走近座落于花园中心的华信大厦时,里面飘来了一阵阵清脆明亮而又别具一格的音乐声,笛管笙箫、琴弦锣鼓齐鸣,古朴、典雅、悠扬、幽逸声……似乎把人带到了一个古远的地方。这就潮阳东信文艺协会笛套音乐演奏团演奏的笛套音乐。
一听到笛套音乐,人们就会联想起位于南海之滨的千年古邑潮阳。顾名思义,“海之潮、山之阳”,这是一片蕴含着多么深厚文化底蕴的神奇土地!从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走过了南北隋唐,走过了宋元明清,至今已有1600多年漫长历史,而且,这里地处沿海,接受中原文化较早,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北宋名臣、曾任潮州通判陈佐羌曾赋诗赞曰︰“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潮阳笛套音乐就是深深扎根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朵奇葩。它随南宋末年皇室南迁而流传于潮阳,后来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相传、充实、加工,从而形成具有潮阳乡土特色旳笛套音乐,与潮阳英歌舞、剪纸一并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音乐界的专家们称之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厦正声”,是千古遗存原生态的“绿色音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民众创造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造就一方百姓。如果说,潮阳英歌舞能体现潮阳人豪放伟岸的文化气度,潮阳剪纸能体现潮阳人追求极致精美的文化生活,那么,最能体现潮阳人儒雅飘逸的文化素质莫过于潮阳笛套音乐了。潮阳人十分喜爰和珍惜这笔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也深深地打动了汕头市东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桂洲先生的心。
陈桂洲先生既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又是一位潮州音乐的爰好者,热心者,对家乡的笛套音乐更是情有独钟。他认为:“音乐能勾通人的心灵,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弘扬地方传统音乐,一来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奋进精神;二来能让企业贴近家乡这片文化沃土,使企业发展更有坚实的基础。” 于是,他在兴业的同时,义无后顾地带领东信人站到发扬光大潮阳笛套音乐的行列中去,成为打造潮阳文化品牌的一支生力军。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爱好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换,许多传统音乐也慢慢地淡出一部分人、尤其是年青人的生活,面临着断层甚至失传的窘境。然而,潮阳这种相传已有800多年历史的笛套音乐,又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呢?陈桂洲先生脑海里日夜思索着,笛套音乐在他的文化血液里流淌……“天下设有办不成的事!建、展、育、创四个字,就是我们今后要走的路子”。经过深思熟虑的陈桂洲先生凭自己睿智的眼光,兴文的理念,执着的追求,毅然提出这个构想,并且立即付之行动。
2004年,在他积极地倡导下,公司建立了“潮阳东信文艺协会”,并亲自担任会长,诚聘各界人士分别任总顾问、顾问,设立一个精干的理事机构。协会建立后,陈桂洲先生坚定的说:“协会不能空设,不能图有虚名,要干出一番名堂,实实在在为家乡文化事业做点好事,才能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先贤。”尔后,他又亮出了企业家的雄伟气魄,以实干精神和可观财力投入协会各项建设,先后斥巨资购置一大批乐器包括数万元的仿古编钟,装修一个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的音乐演奏厅,配套一批高档的音响灯光设备;在社会上吸纳一批音乐爱好者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笛套音乐演奏团,其中有年届古稀老年乐手,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乐手,有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乐手,可谓“四代同堂”。同时,协会釆取“请进来” 的办法,聘请汕头地区音乐界名师指导,组织人力大量收集潮阳笛套音乐遗存有关资料,挖堀整理出多首濒临失传笛套乐谱,每逢周一、周五召集乐团人员学习排练,不断磨合提高演奏技巧。更可贵的是陈桂洲先生至今为潮阳文化、教育事业捐资已达1.34亿元,其中包括捐资5000多万元在自已20多亩的土地上,建造一座融潮汕古建筑、北京四合院、集岭南园林、苏州园林等风格于一体的潮阳笛套音乐陈列馆和东信文艺培训基地。
踏石留印,橫吹有声。东信人敢于“亮相”,善于抓住机遇,顺应时代要求,既重视“请进来”,又重视“走出去”,展示笛套音乐的艺术魅力。一场场的文艺展演活动,如“中秋赏仙会”、“ 笛套音乐欣赏会 ”、“迎春文化节” 以及民俗的“双忠文化节”、“ 妈祖文化节”等,潮阳东信的笛套音乐响彻城区,与群众的欢笑声连成一片,充满着无穷的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参加“木棉红 ”?广东省首届民营企业余文艺汇演,以严整的阵容、饱满的精神、激情的演绎和细腻的技巧,演奏了《红棉吐艳》、《莲花峰赞》两首乐曲,表现出准专业演奏团体的实力,在全省3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总分第一夺得金奖;2006年,在“中国(上海)第八届国际艺术节” 的舞台上,幽雅古朴的潮阳笛套音乐折服了不少艺术大家,全国著名的音乐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者之一何占豪先生欣然题写了“潮阳笛套音乐特色美”之赠言,享有“中国笛王”之称的著名音乐演奏家陆春龄挥毫写了“龙笛” 两个大字赠与陈桂洲先生;2009年12月,应新加坡客属总会、潮阳会馆、戏曲学院邀请,陈桂洲先生亲自率团赴新进行文艺交流演出,美美旳乡音,浓农的乡情,激荡着整个狮城,潮阳笛套音乐第一次冲出国门,唤发了风采。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陈疆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年岁末,协会将带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和美好的祝愿,赴泰国参加第十届2004年“欢乐泰国”文艺展演活动,又一次走向世界,高扬“华厦正声”。 这些年来,协会多次接待了各类采风交流活动,无论是来自国内的、或是国外的文艺团体和音乐界的专家学者,都无不为潮阳笛套音乐这种古扑幽雅的艺术特色所倾倒,无不为东信人谦和淳朴的风范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听感动,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无限的追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中国海疆万里行” 曾专题采访拍摄协会演奏潮阳笛套音乐的场景,向全世界播出。
 “笛套音乐贵在传承,年轻人能上手,潮阳笛套音乐这条余脉就不会断。”这是陈桂洲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东信文艺协会的宗旨。为了使潮阳笛套音乐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协会于2009年成立了“潮阳笛套音乐研究培训中心”,举办了“青少年笛套音乐培训班”,在社会上吸收了50多名有音乐基础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其中,年龄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十一、二岁,分为吹奏乐、弹拨乐、拉奏乐、打击乐四种类形,以名师指导和以老带新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影学生学业的前提下,利用每周双休日培二至三场,寒暑假每天保持一场、有时二场,培训不收学费,场地、乐器和所需费用一慨由协会负责。通过一段时间培训,这些学员对潮阳笛套音乐己经有所了解,演奏技法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初步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至今,他们已经能够完整地演奏10多首潮阳笛套音乐包括古乐和近代曲目,渐渐地成长为让人们刮目相看的笛套音乐年轻演奏“梯队”,东信文艺协会因此也被誉为播撒笛套音乐种子、扶掖新人的一片沃土,被汕头市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传承基地,面对着一个个在笛套音乐声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陈桂洲先生笑了。人们称赞他是名副其实的传承人,他却谦虚恢谐地说:“这是一个〝‘文化义工’ 应该做的事情”。
有保护才有传承,有传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东信人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这几年,协会以笛套音研究培训中心为主力,开展一系列的艺术创新。他们通过深入研究潮阳笛套音乐的历史渊源、沿革过程和目前现状,把准出发点与落脚点。并且注意在保护传统、让原生态“绿色音乐”原汁原味再现在世人面前的前提下,又注重顺应时代潮流、尝试结合现代听众的感受,在古典艺术与现代元素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力求古乐出新。一方面在传承过程中出新,对潮阳笛套音乐进行发掘整理,吸收其精华,再经过一番艺术上的加工提炼,融入现代音乐的色彩,既保留原来风韵,又凸现新时代气息,魅力不减当年;另一方面在演奏风格上出新,乐谱配器演奏,变“老调重弹” 为“老调新弹”,乐队纳入大提琴、佩大提琴等新乐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新的感觉和效果由然而生,更受听众欢迎。此外,协会还大力鼓励创作,近期已有《双忠赞》、《颂大峰》等一批笛套音乐新作品出炉,并先后在“岭南潮韵 ? 东信之夜”笛套音乐、潮剧名家名曲欣赏会等文艺展演活动上演奏,令人耳目一新。
优美动听的笛套音乐一如高山流水,滋润着东信人的心,也让东信人在聆音察理于潜移黙化中,发挥了间邪存诚、志存高远的教化作用,从而形成了“诚信敬业、与时倶进”的一种力量,一种信心,一种情怀,它将使东信企业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往直前。
玉笛长鸣,东信扬帆!

 

撰稿人:潘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