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燕剪春风开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泽楷 时间:2015-06-19 Tag: 点击: 2

——记潮汕剪纸艺人陈小燕

 

前不久,在湖北卫视热播的《谁是我家人》节目中,一名秀发披肩的女子,与著名电视主持人赵屿鸥和嘉宾史常青、刘刚等 “玩”起了剪纸游戏。一把剪刀,一团红纸,在她手上顷刻间便能随心所欲地变现出各种花样图案。其变魔术般娴熟的剪艺,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这名“玩转”剪纸的女子,便是来自潮汕的民间剪纸艺人陈小燕。

巧剪奥运登上邮政明信片

70”后的陈小燕生于潮阳关埠民间艺术之乡,打小便对剪纸萌发朦胧兴趣,四五岁时便开始接触这门传统手艺。小时候每逢过年,陈小燕通常都会帮母亲铰出大小不一的红“”和窗花,贴到门顶窗上,把家里的节日气氛渲染得浓郁喜庆……

时光荏苒。童年的爱好,被后来日复一日的逼仄生活湮没在记忆的角落里,直到 2006年——那一年,潮阳剪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重新唤醒了陈小燕心中沉寂多年的剪纸梦。她决心重拾梦想,横下心要将从前流失的时光追回来,可当她拿起久违的剪刀和纸团时,却傻了眼——多年荒废,一时感觉无从下手。陈小燕并不气馁,她以归零的心态汲取传统技法,夙兴夜寐地摸索钻研,后来又大胆加入个人创造,积极融入时代元素,不断拓宽剪纸的范围和形式,短短的几年便实现了水平的“飞跃”。其作品从原来的自然风光、花鸟虫鱼等传统民俗案图,逐渐加入了人物和事件,使人景结合,让作品更具灵魂,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新、简繁相间、疏密有致”的剪纸特点。

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陈小燕用5个月时间,手剪了一幅长2.08米、宽1.28米的作品,给它名为《相约北京》。作品构思大胆,气势磅礴,将奥运开幕式和整个赛程38个项目一一展现其中,让观众仿佛欣赏到了一个个无声的赛事。一次偶然,陈小燕将作品寄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幸运地被作为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品收藏,后来该作品还入选广东省邮政局明信片。首次的“试水”成功,给了陈小燕莫大的鼓舞,《相约北京》成了她重涉剪纸艺术的发轫之作。

方寸之间浓缩潮汕风情

在陈小燕的工作室里,琳琅满目挂满各种剪纸图景,有“红头船”,“桃花过渡”,“双咬鹅”舞,潮汕绣花姑娘……“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一幅幅剪工细腻、格调雅致的剪纸,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受到潮汕大地灿烂多姿的风土人情。当中一幅《进贤门》作品,以揭阳地标性建筑进贤门为背景,造型自然,清新灵动,线条疏密工整、镂空通透,粗犷处似大刀阔斧,细微处如行云流水,浓缩了揭阳当地的特色风物,以象征性的手法展现这一千载名邑的时代风貌。

艺术需要感悟,创作期间,陈小燕常常踩着单车,背着相机,独自行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挖掘题材,开拓视野,捕捉美丽瞬间。这让她的作品每见灵气,毫不起眼的剪刀红纸,在她手上,亦成了演绎美的工具。采访时,陈小燕随手操起剪刀,在一团红纸上“沙沙”几下,不到一根烟的工夫,一只翩然若飞的蝴蝶便跃然纸上。陈小燕说,根据需要还可灵活变通,铰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果然,她的作品,或花中套花,或字中嵌图,或图中嵌花……变化多端,随心所欲,精美动人,呼之欲出。日前,陈小燕还以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的首本戏《扫窗会》为题材,剪出戏中蹲步执帚的王金真。作品形神俱备,惟妙惟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观者颇为喜欢。

 

致力弘扬传承剪纸艺术

剪纸是一件工繁艺细的活儿,必须制心一处,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一次剪了一幅《梅兰竹菊》,历经几天几夜,眼看大功即将告成,陈小燕激奋不已,谁知一不留神弄破了一条细如发丝的纹线,顿时功亏一篑……为求得一气呵成,每当灵感来袭,陈小燕便舍不得停歇,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每每要忙到凌晨才肯“收工”。

“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 与时间赛跑的陈小燕,很快“剪”出了名气。几年间,她出版了名为《忆美集》的个人剪纸作品集,留下了《三瑰宝荟萃》、《潮汕壳桃粿》、《福寿康宁》、《艺苑雅集》等大量作品,为“国遗”剪纸艺术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其作品《潮剧花会》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收藏,《跨越》、《国学大师饶宗熙》、《百载商埠》入选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她为第六届国际潮青会剪出的标志物《红头船》,被作为大会纪念品赠送给来自各国的与会嘉宾。她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香港潮商卫视以及广东、深圳等媒体采访,向社会各界展示潮汕剪纸。著名潮丑方展荣称赞陈小燕将剪纸艺术带出了潮汕。

为弘扬和传承剪纸艺术,陈小燕成立了剪纸工作室和培训展示中心,不少孩子慕名前来学习。每周她还固定到汕头聿怀初级中学为学生上剪纸手工课,不时还应邀到市区的飞厦中学、东厦中学、澄海中学等“客串”上课。当然,掌声的背后,对陈小燕的剪纸亦存有不同声音。无论如何,艺术历来提倡百花齐放,而争鸣,正是文艺繁荣的征兆和文艺前进的必要历程。

/陈泽楷

 

 


上一篇:愿为潮乐献赤诚
下一篇:大道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