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潮阳非遗>

英歌舞起 潮风习习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 吴绚婷/文 林蓁/图 时间:2019-08-26 Tag: 点击: 2

   

英歌舞的动态、阵法突显行军打仗和武术的特征

 


英歌舞厉声喊叫、表情凶猛、踏地跳跃与古代潮汕狩猎、捕捞、农耕等生产生活文化相关

  ■ 吴绚婷/文 林蓁/图

  围绕潮汕族群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从文化进化的视角,探析潮汕英歌舞来源于潮人生产生活,融合多种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变进程

  关于英歌舞的源流有多种说法:水浒说、秧歌说、练武说、英雄说、山东传入说、莆田传入说、汉剧传入说、傩文化说等等,众说纷纭,雾里看花,似是而非。

  潮汕人民创造的本土文化艺术

  英歌舞作为民间艺术,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缺乏文字记载,研究其产生发展轨迹十分不易。笔者认为,英歌舞本质上是本土文化。英歌舞有籍可考的历史四百到五百年,按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相关史料,可作出一个基本判断:英歌舞不可能是四五百年前某一个时点整体从潮汕以外“引进”的,它是由本土原始舞蹈发展而来的,是潮人创造的本土文化艺术。

  潮汕三面环山,面朝南海,远古时是一片浅海滩涂,主要的生产方式海猎、狩猎、采集、种植并存。这里百越杂居,秦代之后迁徙入潮人口增加,不同群体之间因争夺资源时有冲突,盗贼匪患时有发生,因而各群体成群结队练武争夺资源护村防盗,为原始舞蹈植入武术基因。水稻种植之后,鸟雀飞虫为害严重,手舞足蹈大声喊斥敲打器物驱除鸟患逐渐成为潮人原始舞蹈的动作、声音元素。英歌舞包抄阵法、麦穂花阵法,“布田”(插秧)、拜年的动作、敲击木棍、厉声喊叫与古代潮汕狩猎、捕捞、农耕生产及节庆活动不无关系。

  《礼记·王制》用“雕题交趾”描述“南蛮”,纹脸的风俗与英歌脸谱也许存在某种联系。清顺治《潮州府志》载:“农者春时……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其时《澄海县志》记载:“当春农村,夫男于田插秧,妇子盍歌,踏歌相慰,是为秧歌。”所记场景均为春耕插秧唱英歌娱乐。“群歌竞作”“踏歌相慰”,边生产边娱乐,一派田园诗景象。

  独特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潮汕古代居民追求超自然力量的欲望十分强烈,原始崇拜、泛神文化丰富多彩,这些原始文化依附在原始舞蹈艺术身上流传下来,使潮汕英歌舞明显保存着诸多原始艺术元素。

  在包容吸纳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完善

  研究英歌舞,须十分重视以下这些重要文化艺术元素。

  首先是戏剧的元素。潮剧是南戏一脉传入潮汕后与潮汕的民歌、方言结合后产生的。潮剧最早剧本《荔镜记》已有四五百年历史。潮剧艺术的形成、成熟应较早于英歌舞,目前英歌舞的服饰、脸谱吸纳了潮剧的营养。英歌舞中梁山泊好汉形象、脸谱及气氛,则是受《水浒传》和外江戏《攻打大名府》的影响。

  其次是军队行军打仗阵法和武术元素。南宋末年潮汕民众与“王师”同仇敌忾抵御元军,潮州城破之后被屠城。南宋之后,“蒙古主政,八十余年间,中国旧风俗为其蹂躏,因以灭之者不知凡几”。传说当时远离政治中心的潮汕乡村以英歌舞为名练习武术,演练阵法,伺机驱除外敌。《中国舞蹈史·明清部分》也有类似论述:“清初中国南部,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的抗清斗争是非常顽强的,曾给清朝统治阶级极大打击,当抗清失败后,农民回到故乡,组织练习武术性极很强的英歌。”从目前英歌舞的图形、阵法、动作看,其行军打仗、武术特征十分突出。

  三是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尤其是道教文化元素。英歌舞表演人数有36人,72人,最多为108人,这主要源于道教影响,是道教36天罡,72地熬,108星宿的象征。清代英歌舞舞者背着两把桃木剑,后来把桃木剑直接画在舞者上衣背后,明显受道士用桃木剑做法事的影响。

  四是潮汕民间信俗及节庆活动文化元素。自古以来,潮汕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十分活跃且充满喜剧色彩,英歌舞常充当开路先锋角色,走在浩浩荡荡的队伍前面,轻松地打出一条道路,打出一片场地,英歌舞所到之处一片欢腾!英歌舞的成长与民俗节庆活动不无关系。

  潮汕原始舞蹈几千年的渐变和嬗变

  潮汕原始舞蹈演化成英歌舞是一个渐变与嬗变交织的过程,又是与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背景重大变化交织的过程,研究原始舞蹈嬗变成为英歌舞要把握几个重要节点。

  一是晋唐时期。潮州设府,潮阳设县,中国主流文化对潮汕的影响加强并逐步成为当地主流文化。韩愈刺潮,兴办教育,多次举办官方祭祀等事件,对原始舞蹈等原始文化产生引导作用,如当时祭孔活动队舞的出现,说明带有自发元素的原始舞蹈艺术向模式化发展。这个时期是原始舞蹈艺术嬗变演化为英歌舞的一个较大契机。

  二是北宋时朝。三山囯王、双忠庙会等信俗带来民俗文化活动的兴旺,为原始舞蹈提供广阔的舞台,原始舞蹈艺术进一步嬗变并成为底层民众的重要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南宋末年到元初。战火频繁、刀兵不断的时期也是英歌舞受军傩、部队打仗阵法及武术影响的重要时期。这是英歌舞阵法、形态、情绪、气氛的一次嬗变。

  四是明朝中后期。英歌舞吸收戏剧营养,引入梁山故事,打造梁山好汉形象,使用戏服戏面。此时的英歌舞已具备今天英歌舞的形态,并且可能已经使用英歌舞的名字。

  五是明末到民国。英歌舞出现了英歌前、中、后棚之分和跳英歌、扣英歌、唱英歌之分,英歌舞的体量膨胀,内容世俗化,功能从娱神向娱人转化。

  六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英歌舞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的引领下,华丽转身,成为民间艺术,完成了娱神向娱人的嬗变。

  探寻英歌舞的根源,其实是探寻我们曾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从原始艺术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民间艺术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汕头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