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练江谜苑>

刘锡标谜评选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刘锡标 时间:2009-06-17 Tag: 点击: 2

佳谜欣赏

(一)

谜面:热爱中华热爱党

谜格:卷帘格

谜目:电视剧一

谜底:《共和国之恋》

谜体:会意

作者:黄仁香

评析:刘锡标

读斯谜,佳处有二:

其一,从谜的题材看,是一则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中华大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乃孕育中华儿女的圣地,这不值得我们深深地热爱吗?作为最短小的灯谜,作者巧运匠心,寓教于乐,实在难得。

其二,从制谜的技巧看,斯谜以会意入门,“热爱”扣“恋”;“中华”扣“国”;“党”指“共产党”。整句扣合意思是“恋国共”。作者再贯上卷帘一格,相扣谜底,即解为“共和国之恋”。“和”、“之”连缀作用。这样,字字相扣,严谨自然。清·张起南云:谜以卷帘格为难猜,变最为难制。然此谜用格自然,真正起到“格助谜活”。

(发表于《汕头特区报》1992.11.21

(二)

谜面:珠

谜目:党史人物二

谜底:王若飞、顾正红

谜体:增损别解

作者:蔡祖德

评析:刘锡标

单字谜以简驭繁,多数采用方位、离合、假借、增损、象形等手法。此谜便是综合运用了增损别解等手法的。

单字谜猜多底比较难,然而制作这类谜的上乘之作也不多见。此谜以“珠”字一字挂面,如果“珠”字去年“王”字旁,那么,看上去剩下的正是“朱”字。而“朱”与“红”之意同。故此,可得谜底:王若飞、顾正红。谜底中的“若”作为“假使”解释,“飞”则释为“飞走”,即去掉。“顾”原为姓氏,此释为“看”。蒲松龄《聊斋志异·狼》载:“顾野有麦场。”“顾”即为“看”之意。“若”、“顾”等字,通过别解,则起到非常巧妙的连缀作用,从而使得此谜有因有果,层层递进,曲折含蓄而谜趣盎然。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3.13

(三)

谜面:刘备有之,曹操有之,张飞也有之,唯关羽无之

谜目:字一

谜底:德

谜体:包含

作者:马东涛

评析:刘锡标

乍看斯谜,面之字数多,但底仅猜一字,让人看后扑朔迷离,无从下手。但我们看过《三国演义》后,对谜中的人物了如指掌: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关羽,字云长。作者正是巧妙捕捉到它们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前三者字中均有“德”,后者却没有,所以“德”便是此谜之底了。

此谜所运用的包含法,即是把谜底的字、词或有关内容都隐含在谜面中,猜时要抓住指示词(如此谜“……有……有……也有……无”),找出它们的“共同因素”及“不同因素”,这才是破谜的关键。

谜貎似通俗,然见奇巧。作者能抓住人们熟知但又常被忽略的事物拟之成谜,猜来亦是饶有情趣的。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4.3

(四)

谜面:他乡遇故知

谜目:中药名二

谜底:生地、一见喜

作者:马东涛、黄才文

谜体:正面会意

评析:刘锡标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得意失意诗”记载:前人在传述世人得意的情境,用四句诗概括: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谜文取源于此。谜面意思是说在异域他乡,人生地不熟,正愁举目无亲时,突然碰到自己的老朋友,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啊!所以根据谜文的意思,可猜得“生地”和“一见喜”这两个中药名。不过,此处应该这样断读:生地/一见/喜。

谜的面和底正面相扣,会意自然,“生”解释为“生疏”,而“一”有突然、偶然的感觉,能衬托出人的那种意外惊喜之情。作者信手拈来这句人们熟知的诗句作为谜面,并以两中药名连贯作底,互相扣合,可谓贴切而毫无闲字。今读斯谜,若非妙手,岂能偶得?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5.29

(五)

谜面:全国人口要控制

谜目:字一

谜底:珏

谜体:离损

作者:肖以文

评析:刘锡标

谜意积极,离损自然,乃斯谜之特色。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计民生。谜从大处着眼,呼吁全国控制人口,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谜以离损拟就。离损法就是从谜面带有离损意义的词汇作提示,从谜面有关字中减去字或偏旁部首或笔画而得到谜底的。谜中“控制”乃此谜之离损暗示字眼。“全国”要控制“人口”,即是“全国”离损去“人口”,那么分别剩下“王”和“玉”,合起来就是“珏”字了。

寓教育于娱乐中,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统一,乃是制谜者所孜孜以求的。此谜正好做到了这一点,既让人们从中享受到谜的乐趣,又从中得到启迪教育,并且雅俗共赏,可谓佳制。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8.4.25

(六)

谜面:玉宇澄清万里埃

谜目:牙青牌号二

谜底:蓝天、高露洁

谜体:会意

作者:蔡祖德

评析:刘锡标

毛泽东诗词以其博大恢宏的思想内涵、奇恣纵肆的艺术气势而为世人所叹服和喜爱。

作为灯谜的创作,毛泽东诗词也是谜人喜爱及常用的题材。此谜正是取自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诗。其后四句为: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天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诗是在特定背景下写的,有其特定的内涵。从谜面看来,意思是:由于孙悟空的千钧棒击落了万里妖雾尘埃,澄清了琼天玉宇。玉宇,即天空,蓝天。“因万里埃”被“澄清”,那么天空自然还原(露出)其原来的高度洁清面貌了。

斯谜正面会意,底以两牙膏名缀合扣合谜文,两相映照,紧密贴切,干净利落,显示了作者技法之妙。

(发表于《潮阳报》2000.5.4

(七)

谜面:墓前吊丧痛欲绝

谜目:潮籍艺术家一

谜底:蔡楚生

作者:黄礼才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谜文描述了在墓前祭奠死者那痛不欲生的感人场面。

此谜运用了方位、会意手法拟作而成,“墓前”,即“墓”之顶部。扣合“艹”,“吊丧”正面会意“祭”,两者合之即为“蔡”字。“痛欲绝”也正面扣合“楚生”楚,即痛苦、悲痛之意,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有云:“慷慨含辛楚”。

蔡楚生〔1906-1968),我市铜盂镇人,著名电影艺术家,其编导的影片《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作者把此谋上谜面,手法多变,匠心独到,谜面意思顺理成章,浑然天成。

蔡楚生享年仅62岁,可谓英才早逝。今读斯谜,让人真有“痛欲绝”之感。

(发表于《潮阳报》1999.1.9

(八)

谜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谜目:汽车牌一

谜底:劳斯来斯

谜体:会意

作者:张堡生

评析:刘锡标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人们熟知和常用的成语,比喻下了什么样的功夫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此谜用会意法相扣合,谜底“劳斯来斯”是从谜面概括而来。意说:什么样的劳动付出就得什么样的收获。“斯”在此释为“什么样”,乃对事物的泛指。

劳斯来斯,是音译外来词。音译外来词只是起记录声音的作用,整个词的意义同汉字的意义无关。但在此谜中却与谜面相关扣合得如此浑然天成,不得不令人称奇了。这是别解,即是转换活用词性的结果,也是作者运用技巧之妙处。综观斯谜,朴实自然,面底相映而成趣。

(发表于《潮阳报》1998.1.24

(九)

谜面:四化前程关天下

谜目:字一

谜底:税

作者:林香藩

谜体:离损

评析:刘锡标

 “四化”是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简称。四化建设事关国家前程和命运,关系重大。

谜面语言大意大家皆知,然而要猜中此则灯谜也非易事。此谜综合了灯谜中的多种法门。“四化”入谜则不是指四个现代化了,而是“四”要变化为“兄”字(此乃用了移位法,此法只是将原字作了改变、但笔画数不变);“前程”,即“程”之前部,正是“禾”字;那么 “关天下”呢?根据离损法 ‘关”字下部的“天”“下”去(即去掉),剩下的便是“关”字顶部的两点了,那么,把“禾”、“兄”和“关”字顶部两点组合在一起,便是谜底“税”字了。

作者思维开阔,着眼点高,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四化建设这重大的政治内容撰入谜中,让人猜射;又能巧妙地运用了离损、移位、方位几种灯谜的手法,从而使得此谜迂回曲折、机抒层出而妙趣横生。

(发表于《潮阳报》1997.5.29

(十)

谜面:雨洒杨柳

谜目:离合字一

谜底:木木水淋

谜体:会意

作者:马庆波

评析:刘锡标

迷面为自撰句,谜以会意相扣合,杨、柳皆为树名,分扣“木”、“木”,“雨洒”正面扣合“水淋”。故此,面底相扣表里一致而不显斧凿之痕。

离合字乃是灯谜中一种特殊的组合字谜,具有“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特点,且缀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此谜“淋”拆开为“水”、“木”、“木”,三者合之又为“淋’”,且“木木水淋”又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离合字一般构成为主谓式或谓宾式,斯谜正是主谓式,“木木”为联合式主语,“水淋”这个主谓短语作谓语。此谜通俗浅显,但淡中蕴味,扣合工整且语通意达。

(发表于《潮阳报》1997.11.15

 

(十一)

谜面:此去钱塘观胜景

谜目:商业术语一

谜底:行情看涨

谜体:别解会意

作者:肖尘

评析:刘锡标

钱塘胜景,即指钱塘潮。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向内逐渐浅狭,致使潮水涌积,潮波传播受约束,涌潮来袭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谜面道明此行原因,即为钱塘观潮(看水涨),故而可得谜底“行情看涨”。 “行情”的别解,饶有趣味,造活斯谜。作为商业术语,“行情看涨”是指市面商品价格或金融市场上利率上涨情况。作者手法运用奇诡,有波有折,看似平实,然出意料,正面扣合,彼此有着,妙斯矣哉。

(发表于《潮阳报》1997.10.25

 

 (十二)

谜面:蟠桃枝头大圣眠

谜目:《醉翁亭记》一句

谜底:行者休于树

作者:棠之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谜文出自《西游记》第五回,意说孙悟空第二次上天宫,;果然被封了个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同时被任管蟠桃园,但孙悟空并不安分守已。一日,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

文中“大圣”即指孙悟空,又称行者。谜文以正面会意来猜,可得“行者休于树”。宋·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中,“行者”即指“行路人”了。

此谜面底扣合相当紧密,不枝不蔓,以“行者”的借代和别指而使得此谜更有趣味和更见技巧。谜讲究扣落有着,析解有味,既不能晦奥也不可浅白,此谜之妙于此可见一斑。

(发表于《潮阳报》1997.10.4

 

  (十三)

谜面: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谜目:广东县名二

谜底:和平、信宜

谜体:反扣会意

作者:肖桂炎

评析:刘锡标

唐朝的安史之乱,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杜甫在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写下了《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谜文意思是自安史之乱以夹,家书断绝,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在继续,多么盼望亲人的消息,此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谜不是从正面意思入手,而是运用了反扣法:战争年月,家书抵过万金;那么相反,在和平时期呢,家书便大可不必“抵万金”了,从而得出“和平、信宜”这谜底。“信”指书信,“宜”释为“便宜”,即价廉之意。

此谜运用的反扣法,是通过对谜面进行相反方面的会意来切合谜底,即对谜面反其意而行,谜面和谜底相对立。此法有时得出的谜底有点不合常理,但在灯谜学中却是合理的,被公认的。

斯谜底面一反一正,相扣严谨贴切,语通意达。再且,因运用了反扣法而使谜味诙谐,相映成趣。

(发表于《潮阳报》1997.8.15

 

  (十四)

谜面:韩江离别后,当日往西湖

谜目:市名一

谜底:潮阳

谜体:离合

作者:柯南

评析:刘锡标

灯谜运用离损、方位法:韩江离别后,即是离去“韩江”的后半部(分别为“韦”和“工”);西湖,按方位(东西南北中)来说,“湖”之“西”为“氵”。这样,把三者组合而成“潮”字。而“日”正面会意,释为“阳”,这样,谜底便为“潮阳”了。

本来是两个不同景点(地方),但是作者人谜,却使两者得到有机结合,以我市“潮阳”为底入谜,对谜人来说,是较难制作的,要成佳作,则更为不易。然此谜语通意达.前后连贯,巧妙地把“潮阳”隐含其中而不晦涩生硬,亦属工制了。

(发表于《潮阳报》1997.6.19

 (十五)

谜面:年到三十交岁首

谜目:字一

谜底:端

作者:黄仁香

评析:刘锡标

常言说,字谜好猜,但要制成一条令人称道的字谜,也不是轻易的事。

谜面语言平淡易懂,说的是一年到年底三十,那么紧接着,隔天便是新一年的开端了。

此谜的机关就设在“年到三十”上。《论语·为政》有“三十而立”,后便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黯然诚笃,年仅而立。”谜文“年到三十”便 指“而立”了;另外,“岁首”从部位来说,“岁”之首部为“山”字。然后,以一“交”字系缀,把“而、立、山”交接在一起,谜底“端”字便跃然纸上。

谜用借代手法(即三十指而立)巧妙构思,然一“交”字也用得颇见匠心,从而使谜意、味俱现。

谜贵淡中隐奇,平中见诡,今观此谜,亦可领略其中三昧。

(发表于《潮阳报》1997.2.27

 
(十六)
谜面:七百里驱十五日
谜目:词牌名一
谜底:望远行
作者:蔡芳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在毛泽东的正确方针指挥下,在15天内(5.16~5.30),驱赶七百里,打了5个胜仗,打败了“围剿”。毛泽东据此写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词,下阙云: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显然,谜文其意是十五天中,追逐敌人,长驱700里。谜面之“十五日”,原指总天数15日,但扣合谜底乃特指十五这一日,夏历十五日称为“望日”,故以此扣合“望”,谜之巧妙也在此。“驱七百里”,形容路途行走得远。
全谜扣合工整,顺理成章,手法平中有曲,朴实自然。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9.25)
(十七)
谜面:让他三尺又何妨
谜目:潮剧目一
谜底《安安送米》
谜体:运典会意
作者:张哲源
评析:刘锡标
谜面来自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官员,收到其侄儿从家中寄来的信,信中说自家与邻居因争地之事要求叔父为其作主。官员看后回信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侄儿收到信后,按叔父所言,主动让出三尺地,邻居大为感动,也让出三尺地。
故事是如此之感人,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中之谜趣吧。谜面意思是官员劝侄儿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让出三尺之地又怎么样呢。在长度单位换算中,1米等于3尺,故而“让他三尺”扣合“送米”。谜底中前一“安”字作“安劝”解释,后一“安”字作“相安、和睦”解释。
谜之扣合有情有理,谜底“安安”为人名,入谜时却分别予以别解,而使得此谜意蕴浓郁,谜味盎然,在让我们领略到其中的乐趣之余,明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3.27;《汕头日报》1999.10.24)
(十八)
谜面:杨志一时性起,拿着刀枪入来
谜目:成语一
谜底:气冲斗牛
谜体:别解
作者:章镳
评析:刘锡标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谜人作谜取之不尽的题材。此谜出自《水浒传》第11回“杨志卖刀”一事:
杨志在东京想讨个职位,博个封妻荫子,可连连碰壁,又身无分文,不得不拿出祖上留下的宝刀出卖,恰好撞遇破落户泼皮毛大虫牛二。牛二买刀一假,耍弄杨志是真,并要夺其宝刀,出手打人。于是,杨志“拿着刀枪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
读罢故事,只因杨志被牛二激怒了,而气往上冲,前往跟他打斗,即“气冲斗牛”(怒气冲冲与牛二打斗)。底文之“斗”、“牛”原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与“牛宿”,入谜后,分别予以别解,“斗”释为“打斗”,“牛”即指“牛二”了。词性的转化,造活了斯谜,使之曲折有味而妙趣横生。
谜面极能传神地映现出谜底。面句虽长,但扣合谜底却不显得拖沓冗长。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5.8)
(十九)
谜面:外举不避仇
谜目:乒乓术语一
谜底:反手提拉
谜体:运典
作者:郑百川
评析:刘锡标
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字黄羊。食邑在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任中军尉,晋悼公三年(公元前570年)请告老,初举其仇解狐以代,将立之而卒,后又举其子午以代。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任人唯贤,确实要有祁奚的气魄和胸怀,就算是仇敌,只要是贤能,便可委以重任。
谜意积极,题旨分明。用人,对于“仇”者而不避,反而是“手提拉”(一手把他提拔上来),顺理扣合,映照自然。一“反”字则为神矣,爱憎分明,不以私人感情为重而把国家大任放在首位,跃然纸上。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6.1.13)
(二十)
谜面:此地空余黄鹤楼
谜目:离合字一
谜底:禽人离
作者:陈洪盛
谜体:承启会意
评析:刘锡标
唐诗人崔灏诗不多,可一首《黄鹤楼》诗却独领风骚。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
其诗前两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谜正是取此入面,以承启会意制作而成:由于昔人(传说中乘鹤飞去的仙人子安,见《齐谐志》)乘黄鹤(飞禽)而去(离去),故而有“此地空余黄鹤楼”之果。从而得出谜底:“禽/人/离”以关应谜面。至此全谜表里一致,相扣浑为一体。
离合字谜乃是灯谜中一种特殊的组合字谜。具有“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特点,且缀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构成为“主谓式”或“谓宾式”。斯谜正是主谓式,“禽”、“人”为联合式主语,“离”则为谓语。
斯谜朴实浅显,然又朴中蕴巧,语通意达机杼横生。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8.4.25)
(二十一)
谜面:万径人踪灭
谜目:《阿房宫赋》一句
谜底:复道行空
谜体:别解会意
制谜:张君
评析:刘锡标
谜文出自唐•柳宗元五言绝句《江雪》。其诗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丽的自然景观:大雪飞扬,千山鸟匿,空旷野外,石径斜延,杳无人迹。唯有那“孤舟蓑笠翁”,独享其趣,垂钓江心。
“万”,虚指复数,形容多,“万径”指众多小路,扣合“复道”。复道,《史记集注》引韦昭说:“复道,空中阁道”,故“复”原不表数量,在入谜时则别解为数量词多也;“人踪灭”,即路无行人,相扣“行空。”“行空”愿意指“飞跨长空”,入谜则解为“没有行人”。
读罢斯谜,真为谜之底面扣合严密自然而叹服。谜皆别解,错落而有致。以唐诗猜唐文,也是一桩雅事。谜讲究扣合有着,别解有味,既不能晦涩也不可浅白,此谜妙处也在此,故列为佳作。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6.10.5)
(二十二)
谜面:花须连夜发
谜目:市招一
谜底:通宵开放
谜体:别解会意
作者:田鸿牛
评析:刘锡标
从谜文倒引出一段故事:
据李汝珍《镜花缘》第四、五回写道:唐武则天在一腊冬赏雪时,见庭前几株腊梅开了花,认为是特意开放让她赏的,那么,花园中各种花也应同时开放。当她到上林苑时,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外,其余皆为枯枝,于是,她下了圣旨: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可第二天到上林苑时,各种花皆开,唯牡丹没有。武则天一怒之下,便把牡丹贬往洛阳。
“花须连夜发”其意乃各种花必须在一个夜晚全部开放,于是,可得底“通宵开放”,这里的“开放”原指“花的开放(绽开)”,可此时作为底时,别解为营业用语开张了。
斯谜面底自然,朴实清新,语通意达。作者信手捡来,自成佳,涉笔成趣,令人读后,饶有余味。
(发表于《汕头特区报》1993.3.27)
(二十三)
谜面:著书都为稻粱谋
谜目:地名二
谜底:修文、营口
作者:徐鸿基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谜文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咏史》诗。其中两句云:避席畏闻文学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稻粱谋”,为衣食而谋。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可见原意乃指鸟类寻觅食物。这里影射了清代品格卑下文人的种种丑态。
谜以会意拟就。“著书”相扣“修(写作)文”,“为稻粱谋”相扣“营口”。营口,营生也。修、营原为名词搭配,但这里皆作动词用,为动宾词组。词性活用,堪称为妙。底面扣合工巧,曲折回环。
除此,也见有以杂志《文化与生活》作底,也是佳制,两者运思殊途同归,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发表于《汕头特区报》1993.11.6)
(二十四)
谜面:唐琬忍见《钗头凤》
谜目:古书名二
谜底《前汉书》、《楚辞》
作者:庄荣坤
谜体:运典
评析:刘锡标
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宋诗人陆游初娶表妹唐琬,伉俪甚和,然因母恶,被迫离异。后陆另娶,唐氏也改嫁。数载后,某一春日,二人偶遇于沈园。陆悲感之余,挥毫题《钗头凤》一词于壁。唐氏见后,和词一首,不久便抑郁而死。
谜以此撰就。因唐琬被迫另嫁,故陆游便 是其“前汉(前夫)”了。陆游所题《钗头凤》,其言辞饱含悲伤凄楚之情。故可得“前汉/书/楚辞”以映照谜面。唐琬之“忍见”也于此有着落,“书”名词作动词用;“楚”名词作形容词用,此处之转化,极能传神地刻划出两人重遇的伤感之情。斯谜词性之多变,使韵味回环浓郁,曲折有趣。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2000.7.15)
(二十五)
谜面:坑赵卒四十万
谜目:卷帘格•《聊斋志异•狼》一句
谜底:屠暴起
谜体:运典
作者:杨启献
评析:刘锡标
谜文源自历史上之“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攻韩,取野王,上党郡与韩不能相通,郡守冯亭以地献赵,引起秦赵在长平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之久。公元前260年,赵国中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空谈兵法,不能实际指挥作战,率大军盲目出击,赵军遭围困。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多万人,被俘坑死。“坑赵卒四十万”指白起残暴屠杀赵卒之事,刻划了秦之暴行。从谜文之意得出的“超暴屠”已是因果分明,扣合有着,然未达谜底本意,作者再贯上“卷帘”一格,便 自水到渠成(即“屠暴起”)。这样一来,三字全部字义转变,词性转化。“屠”于用格前为“屠杀”之意,用格后指“屠夫”,动词转化为名词;“暴”于用格前为“残暴”之意,于用格后为“突然”之意;“起”用格前指“白起”,用格后为“站起”之意,名词转化为动词。
全谜底面相互映照,扣合严密,运典巧妙,格助谜活,词性多变,谜味浓郁。令人读之,玩味不已,佳制是也。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2000.9.2)
(二十六)
谜面:雁行花影两分明
谜目:聊斋篇目一
谜底《胭脂》
谜体:象形、离合
作者:邱春木
评析:刘锡标
谜文富有诗情画意。万里横空,雁群飞行,秋阳当空,花影投映。这么一切,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富有情趣。
作者成谜,蹊径自辟。“雁行”则指群雁飞时之形像“人”;阳光下,花投下的影子,则象形为“匕”。此乃谜之前部,以象形手法拟就。后部则以离合制成:“明”分开为“日”、“月”两字。“两”个“分明”便是两个“日”和两个“月”。其一“日”、“月”与“人(雁)”组成“胭”;另一“日”、“月”与“匕(花影)”组合成“脂”。一离一合,谜底《胭脂》遂成。
此谜之“雁行”、“花影”如诗歌之意象,勾勒出一幅美妙图景;灯谜拟作手法也巧中见诡,机关层迭,出奇入胜。谜面与底相扣严谨自然,字字不落空,用得活,用得妙。拟谜达此境界,令人叹服。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4.17)
(二十七)
谜面: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谜目:离合字一
谜底:人言信
谜体:运典会意
作者:董子珏
评析:刘锡标
谜面乃是山西霍县韩候岭前韩信墓祠对联。
历史上,韩信初投刘邦时,求被重用,后被识才的萧何连夜追回;后又被萧何与吕后定计诱斩韩信于长乐宫。这便是上联内容。青年韩信从军前穷困潦倒,幸遇一洗衣妇给食而得以存活,后来又丧于妇人吕后之手。这便是下联内容。
此副联,概括出韩信一生中决定性的事件。这样一来,全联正是人们对韩信一生的概括评说,自然而然地衬托出谜底“人言信”。
综观全谜,底面扣合浑然天成。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5.22)
(二十八)
谜面:不为五斗米折腰
谜目:单位简称
谜底:省体委
作者:刘雁云
谜体:运典
评析:刘锡标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上任不久,遇上一不学无术而又气势逼人的督邮来县,要陶毕恭毕敬去见他。陶认为此乃奇耻大辱,云:“我岂能为此五斗米之薪俸而向乡里小儿低头叩首么!”愤然弃官,表现出陶不满官场污浊的高见亮节。
作者拈此典故拟成此谜,清新感人,赏心悦目。因“五斗米”而不“不为”,故扣“省”(sheng,省去);“折腰”会意相扣“体委”(身体弯屈下拜)。面底珠联璧合,相遇成趣,妙处自明。
文含义深远,趣味浓郁。读之领悟颇多,为人处世,须洁身自好,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初春小雨,沁人心脾。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8.11.21;发表于《中华谜报》)
(二十九)
谜面:咐
谜目:《出师表》二句
谜底: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谜体:方位
作者:潘吉超
评析:刘锡标
单字谜以简驭繁,猜制都有一定难度。一个“咐”字,要猜二句《出师表》,较难下手。然而从制谜的常用方法如方位、离合、移动、象形等方法入手,则可破解。底中“宫中”即“宫之中部”,则为“口”字;“府中”即“府之里面”,则得“付”字。一“口”一“付”,俱为一体便是“咐”字了。谜灵活采用方位手法拟成斯谜,又巧赖“俱为一体”之助,使得面底相扣,贴切天成。此谜之妙也在此得到体现。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2001.1.27)
(三十)
谜面:炮竹一声辞旧岁
谜目:报刊用户二
谜底:报载、新闻
谜体:会意
作者:广州二宫灯谜俱乐部
评析:刘锡标
炮竹声声,送旧岁迎新春,乃是我国历代相传习俗。
谜文撷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元日》,其诗云:“炮竹一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尽把旧符换新符。”
谜以会意入门。“炮竹一声辞旧岁”便是报知新年已到来,旧岁已过,得出谜底为“报/载、新/闻”,期中“辞旧岁”反面扣合“新载”。这里的“报(报刊)”由名词转为动词报知,“载(刊登)”由动词转为名词,“闻(消息)”由名词也变为动词听知。谜以灵活转变词性而使谜味顿增、谜趣大浓。
斯谜以平易中见深邃,底面关照恰切,揣思精巧,此所谓手法似平,品味则曲,真佳制也。
(发表于《汕头特区报》1993.5.11)
(三十一)
谜面:不识羲之是何姓
谜目:离合这一
谜底:程和王
谜体:问答
评析:刘锡标
谜面以问答形式问不识和羲之是什么姓氏。当然,人们马上就联想到:不识,乃指西汉景帝时的名将程不识;羲之,即东晋书法家,人称王右军的王羲之。所以,他们的姓氏便是“程”和“王”了。
但细研斯谜,有两点妙处:第一,初看谜面,人们还以为“不识”是“不知道”的意思呢,但它却暗藏机关于此,也是所问“何姓”对象之一。第二,“程”拆开为“和”和“王”,“和”和“王”并在一起又为“程”字。“和”在此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扣合谜面,又是如此之巧妙!
综观全谜,貌似平易,然细细品味,却如有山重水复、机杼层迭之感。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1999.1.9)
(三十二)
谜面: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谜目:歌曲名一
谜底:《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
谜体:会意
作者:张志有
评析:刘锡标
谜面来自《水浒传》第十五回《苦热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诗描述了北宋时期的黑暗现实: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公子王孙”却衣食无忧、悠闲自在。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抛开诗所暗喻的内容,从其表面来看:“农夫心内如汤煮”是因为烈日当空,禾稻枯焦,衬射出“天不下雨”;“公子王孙把扇摇”是因为天气炎热,没有凉风,衬射出“天不刮风”;最后,从谜意又顺理成章得出“天上有太阳”。
谜以会意拟就,扣合相应顺达,面底字数都是比较长,但都有着有落,贴切自然。我们在领略此谜之诙谐有趣的风格同时,又觉得有点历史的沉重感。
(发表于《潮阳报》2003.3.14)
(三十三)
谜文:商人重利轻别离
谜目:唐诗目一
谜底:怀钱舍人
谜体:会意、别解
作者:汪南昌
评析:刘锡标
谜面出自唐朝白居易《琵琶行》诗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去年浮梁买茶去……”此乃琵琶女于浔阳江头向诗人倾吐的涕零悲惨身世。
“商人重利”道出商人一心想赚钱,扣合谜底“怀钱”,怀,原意是“怀念”,但这里释 为“想得到”。“轻别离”,随便地离开,扣合“舍人”。舍人,官名,始见《周礼•地官》。唐宋太子属官中沿置中舍人和舍人,均为亲近的属官。但这里,“舍人”则释为“离开人(琵琶女)”。这样,按谜文得出谜底为:怀钱/舍/人。“舍”、“钱”的词性活转乃得此谜之特色,钱舍人指人物,但需经过顿读才能回映谜面,真乃一波三折。全谜关映巧妙,别解有趣。
(发表于《潮阳报》2003.2.21)
(三十四)
谜面:出师未捷身先死
谜目:《陈情表》一句
谜底:报刘之日短也
谜体:会意
作者:吴楚鸿
评析:刘锡标
杜甫诗《蜀相》其后四句云: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谜文句,指蜀汉刘禅建兴12年(234年),即魏明帝青龙元年,诸葛亮伐魏,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不幸病死军中。
众所周知,诸葛亮自从于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便忠心耿耿,以扶汉室,其两表酬知己,言辞恳切感人,一番肺腑,可见一斑!
谜文虽道诸葛亮出师五太原病逝一事,可也道出了他唯以报答刘备之知遇之恩的一生,本想帮刘定国,可事与愿违,何其憾哉!委婉道 出“日”之“短”也。谜底文在《陈情表》中,乃作者李密言报答其祖母刘氏的时间不长,然把其用于此与谜文相扣竟是如此之巧妙,深刻反映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风貌,真是佩服作者之匠心独运了。
(发表于《潮阳报》1998.11.14)
(三十五)
谜面:头悬梁
谜目:《祭田横文》一句
谜底:为文而吊之
谜体:运典会意
作者:王应钦
评析:刘锡标
谜面“头县梁”喻刻苦攻读。徐霖《绣襦记•剔日劝学》:“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此曲见自《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注:班固《汉书》不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谜文字言简意赅,底“为文”指“做作文”之意,但入谜释为“攻读求学”;“吊”在底意思是“祭吊”,但入谜释为“吊起”,与谜面之“悬”正面相扣。“而”、“之”为系缀虚词,无实义。这样,面底两相照应,十分熨贴。
当然,立场读书未必人人都应“头悬梁”,但古人这种读书方式和精神却是告诫我们,读书求学当应勤奋刻苦才行。
(发表于《潮阳报》1998.10.10)
(三十六)
谜面:冲冠一怒为红颜
谜目:鲁迅著作篇目三
谜底:《来了》、《火》、《关于女人》
作者:王幼堂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吴三桂,明末任辽东总后,卦平西伯,驻防山海关。陈圆圆,苏州妓女。陈圆圆先为“豪家”所得,曾被选入宫,后放出,归崇祯帝后妃的外戚家。李自成起义军逼近北京时,外戚家将陈赠给吴三桂。三桂紧急出关,义军入京,陈被俘,三桂出于私恨,引清兵入关。
据此,清诗人吴伟业写成《圆圆曲》一诗“……怮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对吴三桂这种藉替明帝复仇实报夺妾私恨给予有力讽刺。谜文源于此。红颜,青年妇女,此指圆圆。“冲冠一怒”扣合“来了火”,“为红颜”扣合“关于女人”。至此,谜意毕现,因果分明,题旨清晰。底面相照浑为一体,亦庄亦谐,谜味尤为浓郁。
(发表于《潮阳报》2003.5.22)
(三十七)
谜面:曹操为何写“活”字
谜目:红楼人名二
谜底:问答
作者:陈镇权
评析:刘锡标
谜文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读罢斯文,曹操写“活”字,乃是嫌“门子、大了”,至此,谜底唾手可得。曹操嫌门子阔,而不明说,在门上书一“活”字以示其意,实乃出了一谜,真为有趣。
谜作者巧拈来此人们皆为熟悉的故事,扣以二红人“门子、大了”,相当贴切自然。全谜语意顺畅通达,一问一答相映其因其果,实乃平中隐巧,可谓雅俗而共赏。
(发表于《潮阳报》2002.11.20)
(三十八)
谜面:是曲是直须调查
谜目:三国人物一
谜底:曹植
谜体:离合
作者:蓝汉钊
评析:刘锡标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凡事是对是非,是曲是直,都须调查之后再下结论,而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我们要有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精神。谜意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此谜用离合手法拟成。谜眼即在“调查”二字,即“查”须作“调整、调配”——“查”拆开来即为“木、一、日”再分别与“曲”“直”二字组合,即构成此谜之底“曹植”。如此一离一合,自是妙不可言。
谜意积极,充满哲理,技法巧妙,启人心智。作者能够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完整统一,这是谜人所要追求的境界——谜不仅娱乐益智,还要育人。
(发表于《潮阳报》2002.12.6)
(三十九)
谜面:褒姒笑,孟姜哭
谜目:成语一
谜底:倾国倾城
谜体:运典
评析:刘锡标
褒姒,周幽王宠妃。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褒国将她进献给周,为幽王所宠,继被立为后。幽王见褒姒进宫未见一笑,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博得了褒姒一笑。后幽王被申侯所联合的曾、犬戎攻杀时,再点烽火求救,因诸侯前受戏,故没来救。终使国亡。
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倾国”了。
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之妻。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随庄公攻莒,被俘而死,她到外迎丧,庄公使人往郊吊,她认为违礼,庄公于是亲自往吊其家。传说她哭夫十天城便崩塌,投淄水死。
孟姜为夫而哭,城墙崩塌,即是“倾城”了。
两个典故一经拢合,谜底“倾国倾城”便跃然纸上。作者取自两个不同典故加以有机连缀,使底面相扣竟是如此之贴切天成!一笑一哭,虽属“殊途”,结果“同归”,堪称巧妙。
(发表于《潮阳报》2002.12.23)
(四十)
谜面: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谜目:银行名词二
谜底:存折、总行
作者:施梓容
谜体:会意
评析:刘锡标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其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然有一首名作却传诵甚广,此乃《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悲愤之情。
谜以此作面,“生”乃指“存(生存)”,“死”则指“折(折亡)”。由于“生”则为人杰,“死”则为鬼雄,即“生死”两方面都比同类的要强(行)。于是,得底“存/折、总行”。“行(hang)”愿意指“银行”,可是入谜需读为xing,即“可以、好”的意思。
斯谜底面拢意扣合严谨,不枝不蔓,朴实清新。李诗寄意深远,今之入谜,得乐趣之作,对世人仍有警策振奋之功也。
(发表于《潮阳报》2003.7.16)
(四十一)
谜面:小姑居处本无郎
谜目:杂志名一
谜格:双钩格
谜底:《少男少女》
作者:棠之
谜体:别解、会意
评析:刘锡标
谜面取自唐朝李商隐《无题二首》: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化典入诗。诗的意思是说清溪小姑,独处无郎,终身无托。
此谜正面会意,“小姑”扣合“少女”,“居处本无郎”说明小姑还待字闺中,未有郎君,扣合“少男”。“少男”应释为“缺少、没有男人”之意,作了别解。从谜面之意可得“少女/少/男”。作者再贯上“双钩”一格,便得谜底“少男少女”。双钩格属于移位类格,规定谜底为四字,前面两字与后面两字互换位置,即“1234”换为3412以切合谜面。用格谜一般为谜人所不倡,非不得以而用之。然此谜乃属“格助谜活”之列,是用格谜中之佳制。此谜还妙在两个“少”字之不同解,“少女”为一名词,“少男”之“少”字作了别解,有画龙点睛之妙,全谜即活灵活现,谜趣盎然,令人玩味不止。
(发表于《潮阳报》2003.8.29)
(四十二)
谜面:属余作文以记之
谜目:成语一
谜底:支吾其辞
作者:张耀贤
谜体:别解、会意
评析:刘锡标
《岳阳楼记》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文。作者用浓墨重彩描写了岳阳楼上所见到的景物,抒发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全文境界高远,思想深刻。谜文取自此文首段之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余作文以记之。
谜文之意是:(滕子京)托我写一篇文章把这件事记下来。“属”同“嘱”,通假字,嘱托之意,扣合谜底“支(支使)”,“余”、“吾”都是文言文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作文以记之”扣合“(为)其辞”,“之”与“其”都为借代,指“这件事”。“支吾其辞”原意是“用不相干的话来搪塞应付,避免接触真实情况”。但入谜却别解为“支使我为这件事写文章”。
别解是灯谜的精妙所在,此谜之妙,全在“支吾”的别解上。斯谜面底相扣严谨,相映成趣,再三品读,愈觉味浓。
(发表于《潮阳报》2003.9.22)
(四十三)
谜面:春夜暗香上枝头
谜目:字一
谜底:榛
作者:黄仁香
谜体:离损、方位
评析:刘锡标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就连那花木,也趁着春夜争先恐后萌动开放,缕缕清香,盈满枝头。“春夜”、“暗香”、“枝头”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多么赏心悦目的春景图。
此谜运用离损、方位手法。“春”因“夜”而看不见“日”,余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蔡祖德谜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