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潮阳人郑浩焚烟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郭亨渠 时间:2016-01-18 Tag: 点击: 2

 
郭亨渠
 
  清代林则徐禁烟,名垂青史,国人尽知。民国初年,汕头也有过一次大规模禁烟和焚毁鸦片烟土盛事,其主持人是当时国内知名学者、潮阳人郑浩。

  郑浩,字义卿,清同治二年(1863)出生于潮阳县邑兴让乡一店员家庭,自幼聪慧,5岁能背唐诗几十首,熟读千字文,其父爱如掌上明珠。清光绪27年(1901),爱国诗人、学者丘逢甲来到潮阳,郑浩恨见之晚,立即前往拜见并师之,其勤奋好学精神和敏捷文思,为丘逢甲所赏识,有人劝郑浩参加科举,以谋一官半职,为族人争光,郑浩说:“余倡新学,不喜八股,科举非所好也!”他在县邑(今潮阳城区)自设学馆,教授“四书五经”、历史、地理,唯不教八股文,一些守旧读书人抨击他“标新立异”,他答曰:“标新立异乃时局所需也。”教学之余,郑浩潜心研究国学,著有《中华民族学术变迁论》一书,在当时颇有影响的《新民丛报》连载,在国内外影响甚大,梁启超曾著文赞为“国学精萃”,郑浩声名大振。清光绪30年(1904)被选拔东渡日本留学,4年后学成归国,被授予“法政科举人”。

  宣统元年(1909),郑浩被任命为吉林方正县知县,始一上任,即微服私访,废除规旧习,兴农桑,修水利,扩学堂,民皆称颂。方正县与俄国毗邻,境内驻有俄军,当时有一县民因故与一俄军士兵吵架,被其杀害,当地民众激愤,袭杀俄侨民3人,俄军兴兵问罪,事情闹大了将不可收拾。郑浩镇定自若,勘查现场之后,前往军营找俄军首领,慷慨陈词:“事起因者乃贵军士兵肇事杀人,此事如贵军上峰得知,将会追究治军不严之责,再者,贵军负保护侨民重任,侨民遇害,乃保护不力也,事若闹大,两败俱伤,还是和解为两全之策。”在郑浩周旋下,对方接受和解方案,免致外患,民众化险为夷,皆称郑公之德。郑浩在方正县任知县10年,政绩显著,离任时,百姓欢送,万人空巷,至今仍被方正人民所怀念和敬仰。

  民国6年(1917),郑浩任潮海关监督兼外交部驻汕头交涉员。时汕头为南方重要口岸,外轮往来频繁,其中走私者、贩毒者兼有之。郑浩上任伊始,立即约法三章:“不准徇私舞弊,不准大案小办,小案不办,不准刁难商户。”一次,潮海关从一外轮查获鸦片烟土1000多斤,船长自知理亏,意在讨好郑浩,在开单据时将鸦片数目减为百余斤,并对郑浩说:“余下部分官长自处,望日后多关照。”郑浩严正地说:“守法通商,中国政府一定保护,违法贩毒,必将严办。”并令洋人船长如实把数字更正。事后,郑浩会同汕头镇守使等军政要员,并请士农工商各界代表300余人,莅场勘验,将所收缴鸦片全部烧毁,受到各界人士好评,走私贩毒也大大收敛。郑浩离任时,潮海关有帐外存银2万余两,下属对他说:“此数不列库支,且财长更迭,可留自用。”郑浩坚决地说:“海关之银,不管帐内帐外,皆为国财,私留则贪污也!”断然把银子上缴国库。

  郑浩从政20年,两袖清风,回到潮阳老家之后,专事教育和国学研究,他学孔孟而不拘泥儒学,习外学而不崇洋媚外,提倡治国首重教育,培育执法从严,临财不苟的人才,并专事学术研究,著有《中华民族西来辩》1卷和《论语集注述要》3卷,专著刊行海内外。民国36年(1947),郑浩病逝,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