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诗词联文>

怀念我的父亲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郑 生 时间:2011-04-27 Tag: 点击: 2

郑  生

    我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来,先后发表过二百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有几篇文章写过外婆、母亲、妗母、姐姐等几位亲人,唯独没有写过父亲。值此父亲离开我们三周年之际,我打开电脑,击打着键盘,写下了这篇短文,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同时以寄托我这个小儿子对他的无限哀思。

我的父亲于1926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四)出生,在家排行第二。父亲童年时代随祖母到新加坡定居,不久又回到故乡读书。1941年8月,父亲16岁那年便应聘到潮阳县谷饶镇有源学校当教师,与郑文风、郑明鉴、郑丽娟、张观澜、张海鸥、张应松、姚刊明、范逊之等人同事。任教期间,父亲曾几次前往新加坡探望祖母、伯父、姑母他们,与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梓里潮阳县井都镇任教。起初是在故乡神山学校任教,任教期间,父亲先后结识了彭笃民、罗天、吴南生、林川等领导同志。随后他又先后调到上南、古埕、平湖西、新明等学校任教。父亲教学认真,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博得师生们的好评,先后教出了不少有成就的学生。他们当中有的担任县长,有的担任县(区)委书记,有的当上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威信较高,他还当过新明学校代校长、井都公社财统等职。

父亲在任教期间,为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他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宣传演出活动。他生性乐观,平时喜爱唱歌、弹琴、写书法、作对联等,以此自娱自乐。父亲在 21岁那年,与我母亲结婚,后来便生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假日或假期,他便回乡参加生产劳动。闲暇之时,他义务为四乡八里的百姓代写书信、书写婚书礼帖、对联,赢得乡亲们的好评。

退休后,父亲一直在故乡过着平静、俭朴的生活。他曾一度带领全家发展种养业,尽管花了不少成本,投入了不少工力,然而经济收入并不可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也曾经前往深圳经济特区打过工,挣了一千多块钱。这是他平生第一次额外收入。

父亲是个平凡、普通的归侨退休教师,一生没有干过什么惊人动地的大事,他倒是教过几个有出息的学生。他的学生有的当上县长,有的当上区(县)委书记,有的当上大学教授。这是父亲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事情。晚年,他一直闲居乡村,过着平淡、俭朴的生活。父亲在井都一带很有名望,生前还担任过井都镇离退休教师协会会长。

由于小时候定居过新加坡的缘故,父亲晚年曾多次向我们讲述有关新加坡的风土人情、童话故事及传说。我印象最深的他说新加坡的猴子是多么的调皮,多么的聪颖,又多么的懂人意。于是,我便根据他讲述的内容写成了新加坡童话故事《聪颖的猴子》,该童话故事先后在省内外几家报刊上发表。他还向我们讲述其它华侨故事,我写的《情义无价“三家店”》就是根据他讲述的内容进行整理创作的。该故事也先后在我省的《天南》杂志和浙江的《山海经》杂志上发表。他看了我写的童话故事《聪颖的猴子》和民间美德故事《情义无价“三家店”》等故事发表在省内外杂志上,十分高兴呢。我出版的六部著作成了父亲晚年经常阅读的书籍,使他晚年有了精神寄托。

2008年2月14日,父亲因心脏衰竭被我们送到潮阳某医院住院治疗。但父亲因年事已高,病情日益恶化,宣布不治,于2008年3月13日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父亲去世后,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子孙后代都到墓园他的墓前(其实只有一个骨灰盒)祭奠他的灵魂,缅怀他生前那种乐于助人的高尚精神,并寄托我们的无限哀思。父亲,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