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大气磅礴 走笔酣畅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胡华丁 时间:2012-03-05 Tag: 点击: 2

——读林贤洲《源远流长》图

胡华丁


    林贤洲先生的山水画《源远流长》图,是一幅气韵生动,浑厚雄秀的成功之作。是作,近影溪流淙淙,树影婆娑,人行其间,如入幽境;远观山势峨嵋,飞瀑直泄,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这幅画,有气势,有感染力。读着此作,令人耳目鲜亮,引发遐想,感受振奋,忘却烦恼,感悟而臻于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是对时下严重缺失的人和自然亲和关系的诗情呼唤。此作,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张力,他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幅画所以气韵生动,大气磅礴,首先是得力于在构图上从大处着眼,深谙取势之法。作品取上下构图,基本由上、下两部份组成,“近取其质,远取其势”。全图分疆几大块面,左横右竖,力避刻板,为之连接。更有云雾泉深穿插其间,浑然一体,气机流转,形成一个单独的气场。气是画的生命。气的跌宕起伏产生势。中国画的内在生命力,正是靠流转于画面的气脉来维持和表现的。
    这幅画以势取胜,也得力于运用中国画注重“对比”的美学原理。一是主宾的对比。是作取中心构图。这种中心位置,一般不是指绝对的中心,往往略偏于一边。如是作的中心是山间飞瀑,虽位置偏右,却处于突兀醒目的地位,上部的山岚,下部的岩泉丛树,都围绕飞瀑来开展,形成了一个造势、蓄势、顺势、接势、回势的过程;二是虚实的对比。画面的山岩杂树都是实体,云雾溪流则大面积留空,使全图气场流转而不闭塞,合乎天籁之意境。可以看出,画家观察的世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超乎时空的,不是静止的。其视线由山前而山后,而崇山峻岭,而天边云际。作品的右上边留有大块空白,峰峦出浚,云霞显晦,尽得天趣。使人觉着水天顿阔,延思画外。这也道出一理,作画并非“满”了才漂亮。有时候,空着恰恰是最好的。白居易《琵琶行》写到,“别有幽愁暗生恨,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声音其实是一种音节,更有别样的效果。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中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耳”。可见,作图处理虚实关系之重要;三是动静的对比。云层横贯山树,飞流直下溪涧,人物蹒跚行进,这些动势与山岚、坚岩、丛树的静态相映成趣,富有韵律。是作,正是从参差中求平衡,从对比中求调和,从变化中求统一,从险峻中求稳重,是自然辩证法在作图中的具体体现。总之,构图是一个综合工程,我们从中可以体察画家的艺术追求,匠心所在。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境界和笔墨为两大要素。有好的构图,不一定是一张好画;但一张好画,一定要有好的构图。这也就是说,构图并不是绘画的全部。与构图同等重要的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绘画独特风格的支柱,是中国画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是中国书画的精神所在。南齐谢赫把“骨法用笔”列为“六法”(注)的第二位。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可见“用笔”是画好中国画的首要条件。是作遵循“骨法用笔”之要旨,走笔酣畅,劲健多姿,凝而不滞,重而不肿,也是使画面充沛气势的重要原因。如绘山岩,注重提、按、顿、挫、轻重、徐疾、干湿各种变化,使之风骨峥嵘,生气盎然;如画丛树,错落有致,树干有奇正的变化,树叶有点叶和双勾的不同,更有前后的穿插,浓淡的处置,以形成山川浑厚、草木葳蕤的景象。而要求得走笔酣畅,笔精墨妙,水份的把握非常重要。只有长期苦练,以臻完美。
    由笔墨派生出来,还有赋色课题。宇宙万物皆有色。色是绘画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意象艺术的中国画,并不强调光源色、环境色、因有色等色彩关系,而大量运用主观色彩,以与画面调和。所以,中国画颜色中没有非常纯的色,大量用的是中间色、二次色,以墨色加水形成高彩、中彩、低彩等不同的色阶。是作即取此法,使赋色鲜而不艳,沉而不暗,取得“色不碍墨”,与整个画面协调增辉的好效果。这说明,中国画家不是再自然的奴隶,而是驾驭造化的主宰,表现了中国画家非凡的胆识。这种表现方法,符合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欣赏习惯。此幅《源远流长》图体现出苍健、浑朴、滋润、厚重的画风。
    中国绘画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释、道学有密切的关系。说得具体一点,中国绘画是意象艺术,而不是具象艺术。这是中西绘画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中国山水画从来不以“再现自然”为审美标准,而是以“立意”、“气韵生动”为行动原则。“意”犹帅也,一切美化、变形、夸张,都从心出发、构图、笔墨、赋色都以“意象”为宗旨。“意象”是以意摄象,以象达意。“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中国画注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绘画过程,实际上是自我精神世界外化渲泄的过程。这就大大激发了中国画家的想象力,给中国画家造就了极大的艺术创作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画画最重要的不是画花画鸟,画山画水,而是画自己。唯有如此,作图才有深度,才值得那么多画家把毕生的精力投入进去。这恐怕也是《源远流长》这幅作品能把自然美提升为艺术美的真谛所在。这也启示我们,学养、功力、气质、才情四者多么重要,我们当为此不懈努力。


(本文作者,艺术评论家,浙江大学教授)

注:南朝齐谢赫著《古画品录》,品评了自三国至南刘的二十七位画家,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