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大峰祖师信仰漫谈

来源:互联网 作者:雨山 时间:2011-05-14 Tag: 点击: 2

□ 雨山
 
 
  在泰国,报德善堂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慈善团体。报德善堂是泰国华侨创办的,已逾90年的历史,创办有大学、医院、公墓等多项公共福利设施,在泰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泰国报德善堂也积极参与我国的各项自然灾害救援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提到报德善堂,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宋代一位高僧大峰祖师。与大峰祖师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较少,但民间传说颇多。据说大峰祖师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豪门,绍圣二年(1095年)进士,在绍兴任县令数载后弃官为僧,法号大峰。宣和二年(1120年)由福建云游到广东省潮阳县蚝坪(今和平镇),当地练江(古大川)水流湍急,阻隔两岸民众通行,经常有覆舟溺死乡民的事情发生,大峰祖师遂发愿修建“和平桥”,以通往来。和平桥原计划为十八孔桥,当建成十六孔时,大峰祖师因操劳过度,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圆寂。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桥南北枕岸2孔由乡人蔡谆(贡元)捐资续成十八孔桥,大桥全长108.8 米,宽 3米,这在宋代当属一项惊人的大工程。蔡谆又营建报德堂,缅怀大峰祖师。祭祀大峰祖师最有名气的庙宇是灵泉寺,据说宋宣和二年(1120年)大峰祖师修建和平桥时曾结庐于此。灵泉寺附近有大峰衣冠墓。明天启四年(1624年)当地知县重奏大峰功德,明熹宗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后该寺几经兴废,1943年被侵华日军拆毁,现按清代状貌重建。

  如果我们从现今佛教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大峰祖师似乎并没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但是大峰祖师却永久被后人纪念崇敬,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宋代僧侣广泛参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建造,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如释怀丙(《宋史》卷四六二释怀丙传)、喻浩(《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三仙释道僧)等。在这些公益建筑中,尤其以僧侣参与桥梁建筑维修最为突出,甚至时至今日,我们在进行田野调查中,仍能发现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的古老桥梁,仍以某位神僧为保护神。著名的如“泗洲大圣”(僧伽大师)信仰等。大峰祖师信仰也是这个佛教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去年笔者陪同香港中文大学刘泳斯博士在福建厦门、泉州一带考察,深刻地感受到当地宋代以来佛教对桥梁文化的影响。泉州开元寺内“泉州佛教博物馆”专门整理了地方志等材料中宋代僧侣造桥的记录。今年,笔者随同香港华南研究会游子安教授、萧国健教授一行考察潮汕地区的大峰祖师信仰,再次感受到了佛教修桥补路在民众中留下的深远影响。当地民众为纪念大峰祖师创建了大峰风景区,风景区内大峰纪念馆于1996年3月落成,占地17.5亩,气势非凡。纪念馆的正中矗立着一尊大峰祖师的玉雕佛像,这尊汉白玉像是山西省五台山释妙空法师赠送,重4万公斤,高5.9米,专程从缅甸运来,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曾经题词“南疆一峰”以示纪念。

  潮汕是大峰祖师信仰的发源地,并由此远播东南亚,在泰国尤其具有重要影响。如今,潮汕地区许多善会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仍然以大峰祖师信仰为号召,团结善信,利乐有情。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与佛教的地方化、民间化不可分割的,佛教绝非是仅仅为死人服务的宗教,佛教对于现实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源远流长,只要我们深入民间,便能真正体会到佛教在现实世界中的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