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弘扬传统艺术 防止人才断层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郭亨渠 时间:2009-05-18 Tag: 点击: 2
  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重要的一环,而要把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注重培养后继人才,防止人才断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久前,笔者对潮阳区的民间文化艺术情况作了一番调查,深受启发,在这一方土地上,民间传统艺术之花正在城乡盛开。
  潮阳于东晋隆安元年(397年)置县,是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邑,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英歌舞、笛套音乐、剪纸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近年来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授予“英歌舞之乡”、“剪纸之乡”、“笛套音乐之乡”称号。英歌舞源于明代,数百年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每逢节日或喜庆日子,雄健多姿、气势磅礴的英歌舞使城乡一片欢跃。“文革”时期,这个传统民间艺术遭到冷落,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英歌舞才似枯木逢春,又蓬勃发展了。原来各乡村的老民间英歌舞艺人寥寥无几,且多数已为中老年人。为了培养英歌舞的后继人才,各村采取了以老带新、请名师培训、互教互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出一批英歌舞新人,而且在传统艺术基础上,推陈出新,更具地方特色。近几年来潮阳英歌舞饮誉京华、艺传香江、名播巴蜀,都是注重培养新一代人才结的硕果。笛套音乐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乐种,1956年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汇演,获二等奖,并被上海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这个自宋代相传至今的民间乐种,一度出现人才断层。近年来,在当地党政和文化部门的扶持下,一批新人已经涌现,年近古稀的企业家林立言是个热心人,他牵头成立了“丝竹社”,捐资购买了一批乐器,请来几位老艺人收徒传艺,短短几年,“丝竹社”已呈现老中青结合的雄壮阵容。潮州音乐在潮汕几乎遍及城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的老艺人越来越少,青年人热衷于经商务工,喜爱潮乐者甚少。然而,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些地方已在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努力,河溪镇成立了“潮州音乐社”,老艺人以音乐社为阵地,培养了一批潮乐新人。贵屿镇坑仔村有一支寿星乐队,14名成员中,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年轻的小弟弟也近古稀。数年前,寿星乐队的老人们当义务教师,在村里吸收了10多名青少年为徒弟,教授各种潮州乐器演奏法。目前,这10多名青少年已能单独演奏潮州音乐,潮乐后继有人了。
  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防止人才断层,做到代代相传,推陈出新,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热心人士的贡献。从潮阳的情况看,青梅已著一枝,繁花盛开时节,当是为期不远了。(郭亨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