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潮阳英歌与傩遗存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隗 芾 时间:2009-05-18 Tag: 点击: 2

  潮汕民俗中比较典型的傩遗存是英歌舞。英歌舞原流行于福佬语系农村,盛行于古潮阳县,并呈扇形向外传播。近些年来,潮阳的英歌队先后在广州、成都与北京等大城市演出后,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轰动关注,正在被专业舞蹈工作者学习和传承。
  从潮阳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和艺术性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兹证明如下:
  一、英歌舞也崇拜田元帅,这是青蛙图腾崇拜的遗存,与水浒英雄故事毫不相干。
  二、英歌舞中,除几位主角被赋于水浒英雄名字外,大部分无名,脸谱是鬼脸,多显凶杀之气,可见其主要是为驱鬼逐疫之用。
  三、农村中表演,至今仍被邀入家中登堂入室,各个角落跳一遍,直接目的是驱除恶疫病疠之鬼,祈求平安。
  四、引舞者现在身份是时迁,手中舞蛇用以联络。有的研究者说:蛇就是由时迁所拿的火把衍化而来。这实在过于牵强。这蛇其实就是《广东新语》中所记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茅苇长鞭,其用途是鸣鞭驱鬼。现代英歌舞中的时迁,脸谱为黑白鬼面,并不按戏剧中三花脸的面谱。其舞蛇开路,功用正与鸣鞭同。
  福佬人是从福建莆田向潮州地区发展的。福建崇蛇,“闽”字本身就是指门内祀蛇的民族。因此外来文化中几乎一切绳索类物均化为蛇。如佛教中四大天王中西方广目天王手中所持,在印度教中是一绳索,到中国即被衍化为蛇,这都与中国先民崇蛇有关。
  五、英歌舞演员有的在上衣背后画有交叉的双剑,这也是古傩礼中用桃木剑驱鬼的遗迹。
  六、英歌舞演员配合动作发出各种声音,有时是尖叫,这是仿鬼叫的遗存。
  七、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称师公、师婆。这是傩礼中傩公、傩母的遗存。
  综上所述可以证明,今日潮汕之英歌舞即由古傩舞发展而来。潮阳英歌这样一种地道古傩舞,如今改造成了舞台或广场皆可表演的群众舞蹈,就是去掉其宗教意味,增加其审美趣味,发扬“喧呼周遍,前后鼓噪”的特色成为具有鲜明楚风的艺术形式,与北方的腰鼓构成双雄之势。英歌舞发展到今天,已完全使观者(也包括舞者)脱离了驱鬼逐疫的初衷,而进入对阳刚之舞的欣赏。这个变化确实很大。考察其衍化过程会看出,这是由于社会生活需要与审美需要双重动力而完成的。
  第一是祭祀的需要。南方自古以来就“信鬼而好祀”。傩舞在祭祀中有二用,一是为驱鬼逐疫,二是娱神:“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娱神的实质是娱人。所以,这里说祭祀的需要,实际是群众的需要。
  第二是练武强身之需要。早自西汉时便有佘善率领八千六百戍卒自中原来潮汕戍边。唐初又有陈政率领五千六百府兵剿平潮州蛮僚而定居于此。少数民族反抗延绵不绝,来自中原的五十八姓部属亦需随时练武。这种尚武精神一直传流下来。在以后反抗官府及异族统治时便聚族而练,由于封建势力不准公开设馆传授武艺,便借英歌舞为名练习拳术。
  第三是崇敬英雄、爱国主义需要。潮汕地区是南宋、南明两个汉族正统政权最后坚守直至灭亡的基地,而与之对立的又是元、清两个非汉民族政权,因此民族反抗意识十分强烈。
  第四是审美的需要。潮阳英歌舞演员从脸谱到服饰,从呼喊到动作,处处透露着英武潇洒之气,是一种阳刚之美的深厚体现。于是,能否演英歌舞,成为潮汕女子择婿的一个特出条件。尤其那演头槌、二槌的领舞者,在农村处处受着优待,仿佛他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由于有这种审美观上的趋从,才把民间中最健美之青年吸引到英歌舞中,才使其时时充溢活力,代代不断提高并且随时糅合进时代气息,难怪有人称之为“东方的迪斯科”。
  英歌舞从古老的祀神傩舞发展到现代人为之陶醉的群众性舞蹈,说明古傩文化是可以改造,使之为现代服务的。这种改造的方针就是:逐渐淡化其宗教意识,发扬其审美情趣,使之从宗教或迷信活动转化为民俗节目,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隗芾)

 

汕头大学教授、 本文作者隗芾(左)与原潮阳区委书记王扬泽(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锡潮(右)在为潮阳英歌舞传承和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