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打造古塔文化品牌 扬起幸福生活风帆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张利雄 时间:2011-06-11 Tag: 点击: 2
打造古塔文化品牌  扬起幸福生活风帆
张利雄
    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提出“打造文化强区、建设幸福生活” 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如何借助这股春风,做强我区的文化品牌呢?笔者不揣浅陋、抛砖引玉,以文光塔这座著名文物为例,谈谈自己对借助名胜古迹,创建古塔楹联园区,打造古塔文化品牌,催生联墨产业,活跃地方经济,给力文化强区建设的一点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让千佛上塔,还历史本来面目,充实文光塔内涵,打造文光文化品牌。
    文光塔前身为千佛塔,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初衷是效印度以佛塔弘扬佛法,并寓以棉城为船地,需建塔作桅,该地方能扬帆万里、幸旺发达,含意深远。据历史记载,该塔曾两次倒塌,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光塔是明崇帧八年(1635年)复建的。传说明朝地震前,原塔址放出毫光,人们认为是人文昌盛之兆,重建后遂将“千佛塔” 更名为文光塔,蕴含高塔朝天写文章、文事昌盛之意。嘉庆年间知县唐文藻撰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 镌刻于塔门两侧,功同画龙点睛,塔联相得益彰,名扬古今。历代名人学者为文光塔泼墨赋诗,不计其数,积淀了文光塔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打造文光文化品牌奠定了重要基础。几百年来,文光塔已成为驰名远近的文物名片,到了当代,政府先后四次对文光塔进行修缮,特别是去年的第四次大规摸修缮,不但恢复了古塔基座原貌,还发现了塔门前地下一条长6.16米、宽2.44米的古甬道,让古甬道中的“三乾卦” 重见天日。古甬道的重现,增加了古塔的神秘感和文化色彩,它与塔下双狮、“古井”、 园中凉亭及“蔡楚生纪念碑像” 等,形成了古塔景观系列。如果能让千佛上塔归位,岂不是古塔的一大亮点?这不仅为塔增辉,使这一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品位更高,而且有利于开拓旅游市场,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实事好事。至于千佛的材质和图像,以质轻体小为宜,也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将佛像喷涂于塔内,有象征性就可。千佛上塔是件大事,须慎之又慎,要在确保塔内原结构、塔体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具体实施方案必须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研究后决定。
    二、以塔为阶,昌盛文事,创建古塔楹联园区,催生联墨产业,使之成为一处塔联之园、文化之园、产业之园。
    以塔为阶,借船出海,利用文光塔这张文物名片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创建文光楹联园区乃至文光文化品牌,催生联墨产业,使之成为一处塔联之园、文化之园、产业之园,这是做强做大我区文化品牌、活跃地方经济、建设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大家知道,楹联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最具群众性的文艺载体。千百年来,它以其短小精悍——“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 雅俗共赏等艺术特点,得到人民大众的真诚喜爱。它牢固地根植于社会各个层面和祖国的山河大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楹联中,如春联,就是举世罕有的文化景观。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贴起红红火火的对联,纳福祈祥。春联成为幸福生活的名片。即使是婚丧喜庆,人们也忘不了贴上一付对联表情传意。一副精品联虽短小,却有点石成金之妙,足以提高一个人一间店一处景点的身价,甚至名垂千古。试想,如果没有唐文藻那副对联,就没有由此延伸出来的人文景观,就没有文光塔的灵魂。这里顺便讲一下,假如文光公园内的门柱和凉亭柱上,能镌上几副表现潮阳人文精神、时代特色的精品楹联,无疑会增加园内的文化气氛,深化园区内涵,提升园区品位。楹联独特的文体结构,还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最佳载体。它不仅在形式上对立统一,对中有联,联中有对,而且在内涵上相辅相成,是辨证思想的完美结晶。它能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用最短小的形式表现最明确、最深刻的思想,具有“短平快” 的功能,适合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
    盛世兴联。楹联这一古老的文艺形式,不但是幸福生活的象征,而且体现出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风貌和品位,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幸福生活的大环境中,以塔为阶,古为今用,创建文光楹联园区,构筑联墨产业,打造文光文化品牌,对素有“海边邹鲁” 之誉、人杰地灵的潮阳来说,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对于提升民众的生活品位、综合素质和地方经济,打造文化强区,建设幸福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