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儒雅飘逸 神韵天成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胡华丁 时间:2011-12-29 Tag: 点击: 2

——读王伯敏《共登松山图》
胡华丁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教授、中国画史泰斗王伯敏赐予笔者园形扇面画《共登松山图》,是一幅山水佳作。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所列,“王伯敏教授善画山水,精于竹石,写江南云山尤见其趣,善松烟宿墨,儒雅飘逸,神韵天成,自成一格,被誉为‘学者妙造’。”
    伯敏先生很讲究作品构图。他的出奇,也往往在布局方面。《共登松山图》主体是一座山峰,上面两位学士安坐共话,主赏神游;山间瀑布飞流直下,如闻其声;下有云松衬托,边有山岩环绕,宾主置位相辅相成,主体更显其高。那大片浮云与主体山巅,形成虚实对比,云中劲松,寥寥数株,以少胜多。左边松岩略见稀少,右边松岩则较厚重,形成不齐之齐,以破平板。山间泉瀑,水口小弯,并不尽显,寓意含蓄。飞流之中,点出水势,粗看漫不经意,细看十分到位。多则赘累,少则缺势,实亦精到之笔。山巅人物,安闲自得,思出象外,悠然而远,体悟人生。虽不在中间位置,实乃画之点睛所在。人物山体之静,移云风松泉瀑之动,形成动静相映,相得益彰。山岚人物之后,又有远山淡云,更把视觉推向天际。是作题款印章,朱色沉着鲜明,起着提神醒目作用,边章则与画面色彩呼应,破除平板,稳定平衡。三印分别取方、圆、长形,也着意变化,颇具匠心。这一切布局,宾主、远近、疏密、藏露、动静,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以此营造出平和简静、空朦灵秀、清新隽永、情景交融的化境,实际上也是画家的人格体现和美学追求,是对山川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作品虽未题诗,也是画中有诗。读着是作,顿觉风光无限,水天顿阔,远离车马喧嚣、人声嘈杂的生活圈子,返回纯净无染,清风淡日,闲和宁静,天人合一的大自然怀抱,无挂碍地享受着天地间的宁静,呼吸着万籁的芬芳,获得精神的愉悦,人格的洗礼。这启示我们,作图要从参差中求平衡,从对比中求调和,从变化中求统一,从险峻中求稳定,方能画出直指人心的佳作。
    伯敏先生的笔墨秀逸苍润,水气氤氲。他作品中的山水云松,笔墨遒劲多姿,在黑白的濡染间,幻化出万千气象。他用墨如设色,设色如用墨,达到了色墨交融的艺术效果。主色调渲染青蓝,却色阶丰富。所绘人物,寥寥数笔,精神骨力皆出。人物的色彩明丽,似异军突起,起了点破的作用。
    黄宾虹说:“自古画者筑基于笔,建勋於墨,而使笔墨之变化於无穷者,在水耳。”伯敏先生有水法十种之精论。他善于以水带墨,营造出作品的气场。“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庄子.至乐》。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称,实为至理。伯敏先生的论画诗云,“麝墨浓如漆,狼毫力似针,无妨怜白水,渴笔长精神”。他作图善水,笔气充盈,使画面产生气韵生动、微妙微肖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