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胸存丘壑 笔有主宰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胡华丁 时间:2013-09-17 Tag: 点击: 2

 

——读郭健生先生《山居图》

 胡华丁

        郭健生先生的扇面作品《山居图》,是一幅气韵生动、笔精墨妙的好画。

        是作山峦叠嶂,云气飞动,自然脱俗,大气森然。山居其间,把人带进草木繁茂,氤氲苍浑,万籁俱寂,空气清新,远离喧嚣的无尘世界。黄宾虹说,“画贵有静气”。中国画要求审美主体处于静虚状态。传统中国画成功与否,往往以能否将鉴赏者带进静虚境界为标准。“一味悍霸”的潘天寿,也推崇静美。是作有一种静穆之致,扑人眉宇,令睹者矜本躁释,意气全清,遐思共鸣,心灵在一种高层次上回荡。这是对现代化都市境遇的审美超越,是对严重缺失的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诗情呼唤。是作的静美意境,是通过构图、笔墨、赋色这些艺术元素体现出来的。

        构图,这是现今通俗的说法。其实,古人无此称谓。南齐谢赫称之为“经营位置”,就是画面各部分位置的谋划安排。唐张彦远说,“经营位置,画之总要”。这是一个综合工程,创作工程。当然,构图不是绘画的全部。好的构图的画,不一定是一张好画,但一张好画,一定要有好的构图。中国画的构图,由一定的骨骼构成,而这种骨骼是多元的。《山居图》大体取“Δ”型构图,表现着一种稳如泰山的力量。品读是作,第一印象是画面气场完整,有着很强的归纳性。而这是由诸多辩证统一的绘画语言体现出来的。是作的山峦林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由不同的块面组成;在这些块面中,又有主有次,而以山居房舍为重点,形成了视觉中心。这房舍,半掩半露,简约得不见人马犬影,这其实是一种“藏境”,突出大自然的本真。“巧藏”和“妙藏”,合乎民族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艺术对“留白”极为重视,房舍周边、山间云层等处的留白,可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起着通气的作用,使整幅作品繁而不滞,重而不壅,气势不凡。《山居图》正是从参差中求平衡,从对比中求调和,从变化中求统一,从险峻中求稳重,以臻其美。 中国画构图千变万化,最终达到的境界必须是和静的。只有中和雅静,才得以天籁大美,酿制天人同和。是作中的虚实变化、疏密变化、聚散变化,开合起伏,说到底是气的变化。绘画中的气势,是画家内在生命力的外化表现。这种气韵,体现画家的品格气质和学识。中国画虽然从来没有完全排斥形质的描写,但它终究不是写实的艺术。中国画是意象艺术。中国画的“象”,是画家心性改造过的、打着鲜明主观标记的“象”。因此,构图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似与不似之间”,正是中国画家对意象统一的最佳选择。这从《山居图》可以得到实证。这也启示我们,画画不得太拘泥、太琐碎,要的是大体。

        笔墨,是中国画独特风格的支柱,构成中国绘画抽象性表现最重要的手段。笔墨的最高要求是体现对象的精神气韵,同时又表现作者的主观情趣与意识。笔墨,不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式绘画语言的命脉。笔墨,其实是分不开的,乃由点线的浓淡干湿体现出来。《山居图》重写、重力、重中锋用笔、重逸笔草草、重笔墨情趣。其笔墨有内涵,点线很活,有律动感,得力于在书法上下了苦功。是作笔墨点线苍劲腴润,刚柔相济,有质有韵,气韵不凡。那山峦的墨线,或粗或细,或干或湿,曲曲直直,时轻时重,于转折顿挫中充满美感。那山间居所,聊聊数笔,十分传神。那舍边树梢,笔简神足,可敌千军。看似随意,笔无妄下。可谓笔笔有学问,虽翰墨久习之士,未能过之。作者讲究气韵用笔,心境与笔墨痕迹紧扣在一起,一笔一划都是作者心灵的颤动。《庄子·至乐》云,“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以气贯串笔触,笔气充盈,使画面产生气韵生动,微妙微肖的效果。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出于手,实根于心。 从《山居图》亦可看出,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在几何学上,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但在中国书画中,线的变化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现视觉形象的造型空间,也表现形体的精神质感。毛笔在宣纸上运行所产生的线,形成东方艺术的一大特征,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坚持笔墨路线,应是中国画家的基本功。是否可以这样说,构图可以模仿,笔墨要靠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笔墨之精比构图之妙更难。笔墨是基础,全靠刻苦磨练求之。没有几十年功夫,难达佳境。

         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说到“随类赋彩”。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是意念的色彩。“色不碍墨”,中国画的色彩是从属于水墨的色彩。黑格尔说,“颜色之美,就在于从感性方面看是单纯的,愈单纯效果愈大”。是作只以调墨的淡青渲染树石远山,单纯中寓丰富,平淡中见深厚,增加了画面的统一性和气韵感。用色清而不薄,朴素大方,是形成画面清逸之风的重要因素。是作题款的位置恰到好处,用字不多,比较得体。有颗红印,也使画面生色增辉。

        郭健生先生的《山居图》,胸存丘壑,笔有主峰,立意高远,诗意盎然,画未题诗,画中有诗。迁想妙得,笔墨淋漓。他的画没有矫揉习气,画山画树画居,看不出某家粉本,某家皴法,可谓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佳构,天人合一的结晶。 本文作者:浙江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